[实用新型]一种神经拉钩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60468.5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457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旺;胡胜利;朱凌;吉璐宏;谢维;李绪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六七二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7 | 代理人: | 李烨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 拉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拉钩。包括:手柄,其前端设有连接杆,在所述连接杆前端设有开槽,开槽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在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上分别设有对应的第一贯通孔和第二贯通孔;支撑杆,其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连接杆可旋转连接的连接部,另一端设有拉钩;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压缩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上;多个限位孔设置在所述第一贯通孔的外周;限位凸柱,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用于与所述多个限位孔可选择地配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有连接杆和支撑杆,所述连接杆和支撑杆的角度可调节;支撑杆为长度可调节杆,适应不同深度的位置使用;所述第一杆体呈扁平状,体积小,不遮视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神经拉钩。
背景技术
腰椎后路手术(腰椎减压融合术,腰椎间盘摘除术)在进行硬膜囊及神经根腹侧的椎间盘切除、终板处理、椎间融合过程中,需将硬膜及神经根牵拉一侧以保护神经根及硬膜囊及充分显露操作空间。由于患者个体差异,神经根及硬膜囊距离皮肤深度及角度大不相同,传统的神经拉钩是固定的深度及角度,对有些病例在牵拉和保护神经根、硬膜囊的过程中造成操作困难。目前市场传统及多功能神经拉钩体积过大,对手术视野造成遮挡,不利于操作,并且椎间融合器植入过程中可能容易对神经根及硬膜囊形成卡压和损伤。目前有自动撑开神经拉钩,但腰椎手术方式和手术入路多样,并趋于微创化,所以固定点不能满足,对大部分腰椎术式不实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拉钩,其设有连接杆和支撑杆,所述连接杆和支撑杆的角度可调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
手柄,其前端设有连接杆,在所述连接杆前端设有开槽,开槽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在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上分别设有对应的第一贯通孔和第二贯通孔;
支撑杆,其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连接杆可旋转连接的连接部,另一端设有拉钩;
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其相对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上端面和下端面;所述第一转轴穿过第一贯通孔,并至少部分伸出所述第一贯通孔外;所述第二转轴穿过第二贯通孔;在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末端分别设有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
压缩弹簧,其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上,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相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壁相抵接;
多个限位孔,其贯穿所述第一侧壁,均布设置在所述第一贯通孔的外周;
限位凸柱,其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用于与所述多个限位孔可选择地配合,进而将所述连接杆与支撑杆的角度锁定;
其中,第一转轴伸出第一贯通孔的部分,其长度大于所述限位凸柱的长度。
优选的是,所述支撑杆为长度可调节杆。
优选的是,所述支撑杆包括:
第一杆体,其前端设有拉钩,末端设有弹簧销;
第二杆体,其套设在所述第一杆体的外周,在所述第二杆体的末端设有用于与所述连接杆可旋转连接的连接部,在所述第二杆体上沿轴向均布设有多个开孔;
其中,所述弹簧销与所述多个开孔可选择地配合,进而将支撑杆的长度固定。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杆体呈扁平状,宽为1~2mm,厚度为0.2~0.5mm。
优选的是,在所述手柄上设有防滑螺纹。
优选的是,还包括:刻度线,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贯通孔的外周,用于指示所述连接杆与支撑杆的角度。
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二杆体的末端设有指示箭头,所述指示箭头沿第二杆体轴向设置,前端指向所述第一转轴的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六七二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未经湖北六七二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604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落锤冲击装置中圆形截面试件轴向冲击可移动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片材分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