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激光熔覆处理工件的打磨处理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60629.0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98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联宸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37 | 分类号: | B24B5/37;B24B27/00;B24B29/04;B24B47/12;B24B47/20;B24B41/00;F16H57/035;F16H57/028 |
代理公司: | 南京源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0 | 代理人: | 马晓辉 |
地址: | 212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处理 工件 打磨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激光熔覆处理工件的打磨处理工装,包括底座,底座两侧设有夹持设备,夹持设备顶部设有活动架,活动架中设有丝杆,丝杆一端连接有伺服电机,活动架底部滑动设有滑动座,滑动座上端与丝杆螺纹连接,滑动座底部两侧分别铰接有伺服电动缸和传动罩壳,传动罩壳一端铰接伺服电动缸活塞杆,传动罩壳一侧分别设有驱动电机和套筒,驱动电机输出轴贯穿传动罩壳的一侧并于传动罩壳中连接有第一传动轮,第一传动轮通过传动带连接有第二传动轮,第二传动轮轴心设有驱动轴,驱动轴两端传动连接设有打磨轮和抛光轮,从而能够逐步对轧辊表面依次进行打磨和抛光,大大提高了修复效率,降低了人力消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打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激光熔覆处理工件的打磨处理工装。
背景技术
工件在长时间使用后表面会存在磨损,需要用到激光熔覆进行修复,激光熔覆是一种新的表面改性技术,它通过在基材表面添加熔覆材料,并利用高能密度的激光束使之与基材表面薄层一起熔凝的方法,在基层表面形成与其为冶金结合的添料熔覆层,能显著改善基层表面的耐磨、耐蚀、耐热、抗氧化及电气特性,从而达到表面改性或修复的目的。现有的工件熔覆工艺在在熔覆之后需要对工件表面进行处理,即采用打磨的方式,使其表面平整,随后再对其表面进行抛光,使其表面光滑。目前车间的轧辊在打磨时其两端都是安装在夹持设备上,随后在其一侧采用结构固定的打磨机进行打磨,并通过夹持设备带动轧辊旋转配合打磨机进行打磨,打磨机的位置无法自行进行改变,需要人工调整,而且打磨完成后需要人工进行抛光,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公开了一种激光熔覆处理工件的打磨处理工装,使得现有技术中的打磨装置能够同时进行抛光。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激光熔覆处理工件的打磨处理工装,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两侧设有夹持设备,两个夹持设备对轧辊两端夹持并带动轧辊旋转,两个夹持设备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柱,两个所述固定柱之间设有活动架,所述活动架中水平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与活动架一端转动连接,丝杆另一端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固定设置在活动架的一端,且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杆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架底部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设置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上端设有螺纹连接座,所述螺纹连接座与丝杆螺纹连接,滑动座底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上铰接有伺服电动缸,所述第二铰接座上铰接有传动罩壳,所述传动罩壳的一端设有第三铰接座,所述第三铰接座上铰接有减震杆,所述减震杆的一端与伺服电动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传动罩壳一侧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驱动电机和套筒,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传动罩壳的一侧并于传动罩壳中连接有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通过传动带连接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轮位于传动罩壳的内腔下端,且第二传动轮的轴心设置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两端贯穿传动罩壳,且驱动轴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打磨轮,驱动轴的另一端进入到套筒中并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设置在传动轴上,所述传动轴一端垂直贯穿套筒并连接有抛光轮。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罩壳的上端设置有橡胶减震套,且传动罩壳通过所述橡胶减震套与第二铰接座进行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打磨轮位于轧辊的上方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抛光轮的一侧与打磨轮靠近轧辊的一端位于同一直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轴通过轴承与传动罩壳两侧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罩壳的上端一侧固定设置有电机固定座,所述电机固定座上设置所述驱动电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中驱动电机通过第一传动轮配合第二传动轮带动驱动轴旋转,驱动轴两端分别与打磨轮和抛光轮传动连接,从而实现在打磨同时对轧辊表面进行抛光,并在伺服电机驱动丝杆旋转下带动滑动座水平位移,从而能够逐步对轧辊表面依次进行打磨和抛光,大大提高了修复效率,降低了人力消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联宸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联宸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606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折叠桌
- 下一篇:一种模拟煤层开采顶板含水层运移的相似模拟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