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缓倾斜矿体浮矿回收效率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60716.6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73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阳;王川华;张玉柱;瞿定军;常志锋;吴保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远安县燎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9/00 | 分类号: | E02F9/00;E02F5/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焦磊 |
地址: | 44421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倾斜 矿体 回收 效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缓倾斜矿体浮矿回收效率的装置,包括设于耙斗式装岩机的耙斗上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竖向设有多个弹簧,每个弹簧一端与无缝耙齿连接,每相邻两个无缝耙齿之间彼此接触;本实用新型利用无缝耙齿在弹簧的作用下可自由上下移动,能够自适应底板的不平整状况,达到一次回收矿石的效果,免除人工回收,大大提高了耙斗回收矿石的效率,减小了工人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浮矿回收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提高缓倾斜矿体浮矿回收效率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空场房柱法回采受爆破抛掷影响,在矿房回采过程中及回采结束后矿房内会留存部分矿石,不能及时回收完毕,在矿房回采结束后需要重新组织浮矿回收工作,现有的电耙、耙斗装岩机由于铲齿固定且互相平齐,如果底板不平整,耙斗其中一个铲齿接触底板的凸起后,其他铲齿不能够接触底板,这样便会漏掉部分矿石,使得耙斗回收矿石不够彻底,需要人工协助回收,这样会增加人员劳动强度,而且效率低,并且暴露在空区的时间长,安全风险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缓倾斜矿体浮矿回收效率的装置,以提高耙斗回收矿石的效率,减小工人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缓倾斜矿体浮矿回收效率的装置,包括设于耙斗式装岩机的耙斗上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竖向设有多个弹簧,每个弹簧一端与无缝耙齿连接,每相邻两个无缝耙齿之间彼此接触。
优选地,所述弹簧上端与横向安装于固定支架上的挡板固定连接,弹簧底部固定设有限位环,无缝耙齿顶部的安装杆套装固定于限位环内。
优选地,所述无缝耙齿下部为矩形板材结构,上部为圆柱形的安装杆。
优选地,相邻的两个无缝耙齿接触的位置分布设有滑轨和滑槽,所述滑轨和滑槽滑动配合。
优选地,所述固定支架安装于耙斗的背部位置,固定支架为矩形板材结构,挡板安装于固定支架中部,限位环靠近固定支架底部。
优选地,所述固定支架上部通过螺栓与耙斗背部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无缝耙齿在弹簧的作用下可自由上下移动,能够自适应底板的不平整状况,达到一次回收矿石的效果,免除人工回收,大大提高了耙斗回收矿石的效率,减小了工人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 为一种提高缓倾斜矿体浮矿回收效率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相邻两个无缝耙齿滑动配合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装置安装到耙斗式装岩机的耙斗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固定支架1、弹簧2、无缝耙齿3、安装杆3.1、滑轨3.2、滑槽3.3、挡板4、限位环5、耙斗6、螺栓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和2所示的一种提高缓倾斜矿体浮矿回收效率的装置,它包括设于耙斗式装岩机的耙斗6上的固定支架1,所述固定支架1上竖向设有多个弹簧2,每个弹簧2一端与无缝耙齿3连接,每相邻两个无缝耙齿3之间彼此接触。
优选地,所述弹簧2上端与横向安装于固定支架1上的挡板4固定连接,弹簧2底部固定设有限位环5,无缝耙齿3顶部的安装杆3.1套装固定于限位环5内。这种安装方式方便将无缝耙齿3于弹簧2连接,同时优选地可以在弹簧2表面固定设置限位筒体,防止弹簧2在压缩过程中,发生横向变形。
优选地,所述无缝耙齿3下部为矩形板材结构,上部为圆柱形的安装杆3.1。呈圆柱形结构的安装杆3.1便于与限位环5内环和弹簧2内环配合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远安县燎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远安县燎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607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标签镭雕设备的运转载架
- 下一篇:一种农业用喷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