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行星螺旋直线往复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61892.1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987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波;邱耀逵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优技研(上海)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19/04 | 分类号: | F16H1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1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星 螺旋 直线 往复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行星螺旋直线往复机构,包括行星系,所述行星系具有壳体,所述壳体内侧设置内齿,所述壳体内依次设置第一行星齿轮组、第二行星齿轮组及第三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与第一行星架连接,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与第二行星架连接,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与第三行星架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行星架背离第一行星齿轮组一侧连接第一太阳齿轮,所述第一太阳齿轮与第二行星齿轮组啮合,所述第二行星架背离第二行星齿轮组一侧连接第二太阳齿轮,所述第二太阳齿轮与第三行星齿轮组啮合,所述第三行星架背离第三行星齿轮组一侧连接蜗杆,所述蜗杆另一端穿过壳体,并与往复部件的斜齿条啮合。本实用新型体积小,且可实现直线往复运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是涉及行星螺旋直线往复机构。
背景技术
一般齿轮系减速机因排列方式限制导致成品体积较大,且受物理限制仅能旋转输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体积小且可实现直线往复运动的行星螺旋直线往复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行星螺旋直线往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行星系,所述行星系具有壳体,所述壳体内侧设置内齿,所述壳体内依次设置第一行星齿轮组、第二行星齿轮组及第三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与第一行星架连接,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与第二行星架连接,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与第三行星架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行星架背离第一行星齿轮组一侧连接第一太阳齿轮,所述第一太阳齿轮与第二行星齿轮组啮合,所述第二行星架背离第二行星齿轮组一侧连接第二太阳齿轮,所述第二太阳齿轮与第三行星齿轮组啮合,所述第三行星架背离第三行星齿轮组一侧连接蜗杆,所述蜗杆另一端穿过壳体,并与往复部件的斜齿条啮合。
进一步,斜齿条上的齿槽为三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体积小,且可实现直线往复运动。
附图说明
图1为行星螺旋直线往复机构第一个方向立体图。
图2为行星螺旋直线往复机构第二个方向立体图。
图3为行星螺旋直线往复机构主视图。
图4为图3中A-A剖视图。
图5为行星螺旋直线往复机构去掉壳体后第一个方向立体图。
图6为行星螺旋直线往复机构去掉壳体后第二个方向立体图。
图7为壳体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第一行星齿轮组,3第二行星齿轮组,4第三行星齿轮组,51第一行星架,52第二行星架,53第三行星架,61第一太阳齿轮,62第二太阳齿轮,71蜗杆,72斜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1到图7,一种行星螺旋直线往复机构,包括行星系(行星齿轮系),所述行星系具有壳体,所述壳体内侧设置内齿,所述壳体内依次设置第一行星齿轮组、第二行星齿轮组及第三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与第一行星架连接,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与第二行星架连接,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与第三行星架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行星架背离第一行星齿轮组一侧连接第一太阳齿轮,所述第一太阳齿轮与第二行星齿轮组啮合,所述第二行星架背离第二行星齿轮组一侧连接第二太阳齿轮,所述第二太阳齿轮与第三行星齿轮组啮合,所述第三行星架背离第三行星齿轮组一侧连接蜗杆,所述蜗杆另一端穿过壳体,并与往复部件的斜齿条啮合(可用于驱动机械手臂的前后往复运动,斜齿条上的齿槽为三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优技研(上海)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富优技研(上海)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618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纤维绕丝软筒
- 下一篇:一种保温橡塑模具及应用该模具的橡塑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