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穿刺针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63031.7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521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黄巧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百合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刘俊文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刺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穿刺针,包括:针管;针座,所述针座设置于所述针管的后端;针翼,所述针翼具有正面与背面,所述正面朝向前方,所述正面设有第一防滑结构,所述针翼还设有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针座的外侧连接使得所述针翼可向后翻折。本实用新型的穿刺针,由于针翼向针座的外侧突出,针座的外侧连接针翼的连接端,医护人员的手部与针翼的背面相抵,防止针座从医务人员的手中松脱;当医护人员拿取穿刺针进行拔出动作时,用手向后翻折针翼,医护人员的手部拿捏于针翼正面的第一防滑结构上,止针座从医护人员的手中松脱,医护人员拿取穿刺针进行穿刺操作是更加稳定。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医疗器械技术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穿刺针。
背景技术
穿刺针的针座呈圆柱体状,使用时需要医护人员手持针座进行穿刺操作。然而,现有穿刺针的针座体积较小,医护人员拿取针座进行穿刺时容易松脱,造成穿刺针偏位,对患者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刺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穿刺针,包括:
针管;
针座,所述针座设置于所述针管的后端;
针翼,所述针翼具有正面与背面,所述正面朝向前方,所述正面设有第一防滑结构,所述针翼还设有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针座的外侧连接使得所述针翼可向后翻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针座的外侧连接针翼的连接端,当医护人员拿取穿刺针进行插入动作时,医护人员用手向前推动针座,医护人员的手部与针翼的背面相抵,避免针座与医护人员的手部发生相对滑动,防止针座从医务人员的手中松脱;当医护人员拿取穿刺针进行拔出动作时,用手向后翻折针翼,针翼的正面翻转到针座的外侧面的外侧,医护人员的手部拿捏于针翼正面的第一防滑结构上,医护人员向后拔出穿刺针,第一防滑结构增大医护人员的手部与针翼的摩擦力,从而避免针翼与医护人员的手部发生相对滑动,防止针座从医护人员的手中松脱,医护人员拿取穿刺针进行穿刺操作是更加稳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针座的外侧面上设有第二防滑结构。
针座上设有第二防滑结构,当医护人员拿取针座时,第二防滑结构增加医护人员的手部与针座的摩擦力,从而避免医护人员的手部与针座发生相对滑动,防止针座从医护人员的手中松脱。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防滑结构包括凸条,所述凸条突出于所述针座的外侧面,所述凸条至少有两个,所有所述凸条沿前后方向依次间隔分布于所述针座的外侧面上。
第二防滑结构为设置于针座外侧面上的多个凸条,所有凸条沿前后方向依次间隔分布于针座的外侧面上,多个凸条使得针座的外侧面形成凹凸不平的粗糙面,医护人员的手部拿捏于针座的外侧面上,使得针座的外侧面与医护人员的手部之间沿前后方向上的摩擦力增大,从而避免医护人员的手部与针座发生相对滑动,防止针座从医护人员的手中松脱。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防滑结构包括凸块,所述凸块突出于所述正面,所述凸块至少有两个,所有所述凸块沿所述针管的径向依次向外排布。
第一防滑结构为设置于针翼正面上的多个凸块,所有凸块沿针管的径向依次向外排布,多个凸块令针翼的正面形成凹凸不平的粗糙面,医护人员用手向后翻转针翼,针翼的正面翻折到针座的外侧面的外侧,医护人员的手部拿捏于针翼的正面,凸块使得针翼的正面与医护人员的手部之间沿前后方向上的摩擦力增大,从而避免医护人员的手部与针翼发生相对滑动,防止针座从医护人员的手中松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百合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百合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630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肾内科透析管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移动式微片微粒联合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