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循环床杂质清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63366.9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48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辜晓原;商放泽;侯志强;龙舟;黎启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88 | 分类号: | E02F3/88;E02F3/90;E02F3/92;E02F5/28 |
代理公司: | 深圳冀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97 | 代理人: | 蔡鹏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循环 杂质 清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生物循环床杂质清理装置,属于污泥清理技术领域,包括多个连接套和多个汇流管。多个连接套用于套装在曝气管上且沿曝气管轴向依次设置。多个汇流管两两安装在连接套的两侧,汇流管借助连接套用于定位在曝气管的两侧;汇流管一端封堵,另一端用于连通吸泥泵,沿汇流管长度方向的安装有多个吸泥嘴,多个吸泥嘴连通在汇流管的底部。多个吸泥嘴借助吸泥泵产生的负压用于吸取污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物循环床杂质清理装置不仅能够有效的清理池塘底部的污泥,同时安装简便,提高了整体的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泥清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生物循环床杂质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国广大城市和乡村的大量小微水体(如池塘、景观胡泊、城市内相对封闭河道等)均存在不同程度污染以及生态破坏,通常会在池塘的底部固定曝气管。在生物循环床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对池底的污泥进行清理,现有的清理装置安装不简便,整体施工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生物循环床杂质清理装置,旨在解决安装不简便,整体施工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生物循环床杂质清理装置,包括:
多个连接套,用于套装在曝气管上且沿所述曝气管轴向依次设置;
多个汇流管,两两安装在所述连接套的两侧,所述汇流管借助所述连接套用于定位在曝气管的两侧;所述汇流管一端封堵,另一端用于连通吸泥泵,沿所述汇流管长度方向的安装有多个吸泥嘴,多个所述吸泥嘴连通在所述汇流管的底部;
多个所述吸泥嘴借助吸泥泵产生的负压用于吸取污泥。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还包括连接环,所述连接环螺纹连接在所述吸泥嘴上,所述连接环上固定有用于阻隔杂质进入所述吸泥嘴的过滤网。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连接套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弯折板,两个所述弯折板两端连接,用于套装在曝气管上;所述汇流管安装在所述弯折板上。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弯折板的内侧面设置有用于抵靠在曝气管外周面上的防滑垫片。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弯折板的两端均连接有螺栓,相对应的两个所述弯折板通过所述螺栓连接。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弯折板的中部的外侧面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上开设有用于限位所述汇流管的卡槽。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卡块上可拆卸连接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将所述汇流管限位在所述卡槽上。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卡块位于所述卡槽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件为柔性材料制件,且所述限位件的两端分别卡接在相对应的两个所述限位孔内。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卡块和所述弯折板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物循环床杂质清理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生物循环床杂质清理装置中在曝气管上套装有多个连接套,多个连接套沿曝气管轴向依次设置。多个汇流管两两安装在连接套的两侧,汇流管一端封堵,另一端用于连通吸泥泵。沿汇流管长度方向上安装有多个吸泥嘴。多个吸泥嘴连通在汇流管的底部。
在使用时,启动吸泥泵,吸泥泵启动后在吸泥嘴的嘴口产生负压,池塘底部的污泥被吸泥嘴吸收,汇流管用于汇流多个吸泥嘴吸收的污泥。汇流管通过连接套定位在曝气管上,多个吸泥嘴用于清理曝气管两侧的污泥。本申请中,通过曝气管定位汇流管,不仅能够有效的清理池塘底部的污泥,同时安装简便,提高了整体的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633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击打训练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气膜建筑无冷桥保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