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永固紫生产车间无组织排放废气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65935.3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53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黄迪勇;孙涛;宁亮;姚鹏飞;汪国建;王国青;吴声;王忠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银川百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B01D53/18;B01D53/04 |
代理公司: | 宁夏合天律师事务所 64103 | 代理人: | 郑重 |
地址: | 750205 宁夏回族自***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永固紫 生产 车间 组织 排放 废气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永固紫生产车间无组织排放废气处理装置,属于永固紫生产技术领域。依次设置废气收集总管、第一洗涤塔、第二洗涤塔、第一吸附炭箱及第二吸附炭箱,第一吸附炭箱上设置有第一吸附炭箱跨线管,来自永固紫生产车间的无组织排放废气依次经过第一洗涤塔、第二洗涤塔,洗涤除去废气中携带的灰尘、苯硫醇及酸性物质,降低废气的恶臭程度。然后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吸附炭箱及第二吸附炭箱,脱除废气中携带的邻二氯苯、苯硫醇等有机组分,从而使来自永固紫生产车间的无组织排放废气达标排放,降低恶臭程度,降低环境污染风险。同时,运行初期,通过第一吸附炭箱跨线管,首先投用第二吸附炭箱,提高废气处理效率,减少固体废弃物产生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永固紫生产废气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永固紫生产车间无组织排放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永固紫RL,分子式为C34H22Cl2N4O2,是一种色泽鲜艳的蓝光紫色粉末,具有很高的着色力,优异的耐热性、耐晒性和耐升华性。可用于涂料、油墨、橡胶和塑料的着色以及合成纤维的原液着色。
永固紫RL的生产主要是以咔唑为原料,经过烷基化、硝化、还原、缩合、闭环及球磨的工艺过程,生产永固紫RL。永固紫RL的生产过程中,尤其是在卸料或发生物料泄漏时,大量的无组织有害气体产生并逸散于生产车间内,造成生产车间环境恶化。永固紫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无组织有害气体主要含有氯苯、邻二氯苯、苯硫醇等物质,通常地,采用活性炭吸附法对永固紫RL生产过程所产生的无组织有害气体进行处置,这种处置方式不仅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运行成本高,且处理效率低,外排尾气难以达标排放,导致环境异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永固紫生产车间无组织排放废气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永固紫生产车间无组织排放废气处理效率低、处理过程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永固紫生产车间无组织排放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废气收集总管、第一洗涤塔、第二洗涤塔、第一吸附炭箱及第二吸附炭箱;
所述废气收集总管连接所述第一洗涤塔的气相进料端,所述第二洗涤塔的气相进料端连接所述第一洗涤塔的气相出料端,所述第二洗涤塔的气相出料端设置有洗涤气相出料管,所述洗涤气相出料管上设置洗涤气相出料阀;所述第一吸附炭箱连接于所述洗涤气相出料管,所述第二吸附炭箱与所述第一吸附炭箱串联;
所述第一吸附炭箱上设置第一吸附炭箱跨线管,所述第一吸附炭箱跨线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吸附炭箱的前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吸附炭箱的前端,所述第一吸附炭箱跨线管上设置有第一切断阀。
优选地,所述永固紫生产车间无组织排放废气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备用吸附炭箱及第二备用吸附炭箱,所述第一备用吸附炭箱的入口端连接所述洗涤气相出料管,所述第二备用吸附炭箱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一备用吸附炭箱的出料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备用吸附炭箱上设置有第一备用吸附炭箱跨线管,所述第一备用吸附炭箱跨线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备用吸附炭箱的前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备用吸附炭箱的前端,所述第一备用吸附炭箱跨线管上设置有第二切断阀。
优选地,所述第一洗涤塔、所述第二洗涤塔为填料塔。
优选地,所述第一洗涤塔、所述第二洗涤塔内填充有液相分配填料,所述液相分配填料为拉西环、阶梯环、鲍尔环、矩鞍环、铁丝网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所述第一洗涤塔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洗涤液槽,所述第一洗涤液槽上设置有第一循环喷淋泵,所述第一循环喷淋泵的出口端连接有第一循环喷淋管。
优选地,所述第二洗涤塔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洗涤液槽,所述第二洗涤液槽上设置有第二循环喷淋泵,所述第二循环喷淋泵的出口端连接有第二循环喷淋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银川百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银川百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659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稳定的圆盘针织机同步带传动机构
- 下一篇:锅体组件和烹饪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