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紫外线防老化VCM复合钢板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66796.6 | 申请日: | 202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08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赵东明;许日民;汪涛;郭长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禾盛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08 | 分类号: | B32B3/08;B32B3/26;B32B7/12;B32B9/00;B32B9/04;B32B25/04;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方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8 | 代理人: | 刘跃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外线 老化 vcm 复合 钢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紫外线防老化VCM复合钢板,首先通过抗紫外线层、气凝胶防热层和多组耐温胶粘层相互配合效果,不仅能够对外界的紫外线进行很好的抵抗,降低了热量吸收,此外也由每层的耐温胶粘层作用,大大阻挡了热量向内层的渗透,提高了复合板整体的耐高温效果,加强了防老化目的,其次因采用活性炭吸附层,继而能够对空气中的悬浮颗粒和水分进行吸取,不仅能够对室内有害物质进行吸收净化,此外也能够增加复合板的湿度,有效避免了因过度干燥,从而导致胶粘剂等开裂、分离的问题,最后结合弹性下层、弹性中层、橡胶层和弹性上层组合后产生弹性效果的作用,能够增强复合板整体的回弹缓冲性,满足多种使用需求,拓展了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VCM复合钢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紫外线防老化VCM复合钢板。
背景技术
复合钢板在工业和生活中的应用比较广泛,汽车、冰箱、洗衣机、高档家具、厨房设备、工业和民用建筑等都需要使用,并且复合钢板使用的环境也越来越特殊和越来越广泛。
其中VCM板材为一种覆膜合成板,在生活中比较常见,VCM板具有优秀的装饰性和成型性以及涂层的附着性强的优点,可以长期保持色泽新颖,是一种优秀的板材。
根据上述,在现有技术的VCM复合板使用过程中,因其只具备美观和防磨损的功能,而功能比较单一,同时在一些特殊的环境中,例如户外、高温等场景下,因阳光暴晒、热辐射等影响,因此会大大加快老化速度,使其使用寿命大大降低,因此极大制约了使用效果,与此同时,目前的VCM复合板使用的领域较为固化,导致所生产的产品较为单一,限制了VCM板材的进一步使用与发展,无法满足现在的多元化市场的需求。故而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抗紫外线防老化VCM复合钢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抗紫外线防老化VCM复合钢板,主要来解决现有的VCM复合钢板,抗紫外线和散热效果差,从而不仅无法达到很好的隔热,影响所需保护的载体,此外也容易加快自身老化,大大降低了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紫外线防老化VCM复合钢板,包括基板层、A耐温胶粘层、活性炭吸附层、B耐温胶粘层、弹性下层、弹性中层、橡胶层、弹性上层、C耐温胶粘层、气凝胶防热层、D耐温胶粘层、防护层、抗紫外线层,所述的A耐温胶粘层固设于基板层,所述的A耐温胶粘层与基板层采用粘贴连接,所述的活性炭吸附层固设于A耐温胶粘层顶部,所述的活性炭吸附层与A耐温胶粘剂层采用粘贴连接,所述的B耐温胶粘层固设于活性炭吸附层顶部,所述的B耐温胶粘层与活性炭吸附层采用粘贴连接,所述的弹性下层固设于B耐温胶粘层顶部,所述的弹性下层与B耐温胶粘层采用粘贴连接,所述的弹性中层固设于弹性下层顶部,所述的弹性中层与弹性下层采用胶粘剂连接,所述的橡胶层固设于弹性中层内部,所述的橡胶层与弹性中层采用胶粘剂连接,且所述的橡胶层与弹性下层采用胶粘剂连接,所述的弹性上层固设于弹性中层顶部,所述的弹性上层与弹性中层采用胶粘剂连接,且所述的弹性上层与橡胶层采用胶粘剂连接,所述的C耐温胶粘层固设于弹性上层顶部,所述的C耐温胶粘层与弹性上层采用粘贴连接,所述的气凝胶防热层固设于C耐温胶粘层顶部,所述的气凝胶防热层与C耐温胶粘层采用粘贴连接,所述的D耐温胶粘层固设于气凝胶防热层顶部,所述的D耐温胶粘层与气凝胶防热层采用粘贴连接,所述的防护层固设于D耐温胶粘层顶部,所述的防护层与D耐温胶粘层采用粘贴连接,所述的抗紫外线层固设于防护层顶部,所述的抗紫外线层附着于防护层顶面。
进一步,所述的基板层底部还固设有E耐温胶粘层,所述的E耐温胶粘层与基板层采用粘贴连接,所述的E耐温胶粘层底部还固设有VCM覆膜层,所述的VCM覆膜层与E耐温胶粘层采用粘贴连接,所述的VCM覆膜层底部还固设有喷涂层,所述的喷涂层附着于VCM覆膜层底面。
进一步,所述的活性炭吸附层内部还设有若干数量的镂空缝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禾盛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禾盛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667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笔记本电脑键盘框架
- 下一篇:插头、插座及电器设备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