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豆式电池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69528.X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48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吴平东;周进佑;李新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力电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50/109;H01M50/538;H01M50/536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谢素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豆式电池结构,所述豆式电池结构包括一负极壳、一正极壳、一卷芯以及一支撑环,所述负极壳与所述正极壳的开口相对扣形成一容置腔,所述卷芯设于所述容置腔内且具有一正极极耳及一负极极耳,所述负极极耳与所述负极壳连接,所述支撑环设于所述容置腔内且套设于所述卷芯外,所述支撑环将所述正极极耳连接至所述正极壳。所述豆式电池结构不需要将正极极耳与正极壳相焊接,正极壳表面平整,不会出现漏液和鼓包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豆式电池结构。
背景技术
豆式电池也称纽扣电池(button cell),是指外形尺寸像一颗小纽扣的电池,一般来说直径较大,厚度较薄。豆式电池从外形上来分可分为柱状电池,方形电池和异形电池。
纽扣电池包括有叠层式和卷绕式的。卷绕式纽扣电池的基本结构为:包括负极壳、正极壳、绝缘密封圈和电芯,负极壳与正极壳上下开口相对对扣形成圆柱形纽扣电池外壳;负极壳与正极壳之间留有缝隙,绝缘密封圈填满该缝隙将负极壳与正极壳电性隔绝,所述负极壳、正极壳和绝缘密封圈之间形成容置腔;电芯设于所述容置腔内,电芯包括负极片、正极片和隔膜,负极片与正极片之间通过隔膜间隔,负极片、正极片和隔膜卷绕制成电芯,负极片上设有负极极耳,负极极耳从电芯伸出并与负极壳焊接,正极片上设有正极极耳,正极极耳从电芯伸出并与正极壳焊接。负极极耳一般为铜箔,较容易与负极壳进行焊接,焊接时不会造成负极壳的破损,而正极极耳一般为铝箔,铝箔与正极壳的焊点是贯穿正极壳设置的,破坏了正极壳的表面平整度和稳定性,在电池使用过程中,正极壳的焊点位置容易出现电解液的漏液以及表面鼓包等现象。
综上,焏待一种新的豆式电池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豆式电池结构,所述豆式电池结构不需要将正极极耳与正极壳相焊接,正极壳表面平整,不会出现漏液和鼓包现象。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豆式电池结构,所述豆式电池结构包括一负极壳、一正极壳、一卷芯以及一支撑环,所述负极壳与所述正极壳的开口相对扣形成一容置腔,所述卷芯设于所述容置腔内且具有一正极极耳及一负极极耳,所述负极极耳与所述负极壳连接,所述支撑环设于所述容置腔内且套设于所述卷芯外,所述支撑环将所述正极极耳连接至所述正极壳。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环接近所述负极壳的一端向外延伸一边沿,藉由所述边沿,所述支撑环与所述正极壳之间具有一间隙形成缓冲腔。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极耳绕过所述支撑环接近所述正极壳的一端与所述支撑环的外表面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负极壳直径较所述正极壳直径小,所述正极壳的边壁位于所述负极壳的边壁的外侧,所述负极壳与所述正极壳接触位置设有隔离所述负极壳和所述正极壳的绝缘层。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环的一端接触所述绝缘层,所述支撑环的另一端接触所述正极壳。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壳的边壁较所述负极壳的边壁长。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壳的边壁末端向内弯曲以固定所述负极壳及所述绝缘层,防止所述负极壳及所述绝缘层脱离所述正极壳。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极耳夹设于所述支撑环与所述正极壳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负极极耳与所述负极壳通过焊接的方式实现连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豆式电池结构具有一支撑环,所述支撑环套设于所述卷芯外,所述支撑环将所述正极极耳连接至所述正极壳,藉由所述支撑环,所述正极极耳无需直接与所述正极壳焊接,正极壳表面平整,不会出现漏液和鼓包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豆式电池结构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豆式电池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力电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力电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695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