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纱网及应用该纱网的纱窗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69978.9 | 申请日: | 202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97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吕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6B5/11 | 分类号: | E06B5/11;E06B9/52;G01N27/04;G01V3/02;G08B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7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 纱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纱网破坏检测技术及纱窗防盗检测技术,具体为一种纱网及应用该纱网的纱窗,所述纱网由导电线状材料和非导电线状材料共同交织而成,导电线状材料处于同一个方向,且纱网中的导电线状材料能形成首、尾串联的导电通路,当纱网中导电线状材料所处位置的纱网被破坏时,导电线状材料断开,使串联形成的导电通路断路,所述纱窗采用所述纱网,包括纱窗框、纱网、导电连接件及引出线。应用所述纱网除了能满足常用的防蚊虫需求外,还能起到敏感元件的作用,用于纱网本身是否被破坏的检测,应用该纱网的纱窗不仅能实现纱窗破坏的检测,并且原理简单,检测结果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纱网破坏检测技术及纱窗防盗检测技术,具体为一种纱网及应用该纱网的纱窗,所述纱网由导电线状材料和非导电线状材料共同交织而成,导电线状材料处于同一个方向,且纱网中的导电线状材料能形成首、尾串联的导电通路,当纱网中导电线状材料所处位置的纱网被破坏时,导电线状材料断开,使串联形成的导电通路断路,所述纱窗采用所述纱网,包括纱窗框、纱网、导电连接件及引出线。应用所述纱网除了能满足常用的防蚊虫需求外,还能起到敏感元件的作用,用于纱网本身是否被破坏的检测,应用该纱网的纱窗不仅能实现纱窗破坏的检测,并且原理简单,检测结果可靠。
背景技术
纱网广泛用于家居、办公、宾馆等的防蚊、防虫,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窗户越来越多的采用双层或三层玻璃,并且很多小区居民楼窗户不允许安装防护栏,这样就有了纱窗的防盗需求。现有的防盗纱窗一般情况下分为三种;第一种是采用强度较高的材料制作纱窗,例如用不锈钢丝或不锈钢板制成的带孔的金刚网,用不锈钢丝制成的金刚网用剪刀可以比较轻松地剪开,即使是用不锈钢板开孔制成的金刚网,用铁皮剪也很容易剪开;第二种是对传统窗户的结构进行改进,使得窗户不容易被打开,例如能内倒开窗户,以及对普通滑动门窗上安装某种结构部件,使门窗能够锁死在某个位置,以期达到防盗目的,即使是这些结构的防盗措施,也可以通过简单的技术手段突破;第三种是在窗框上安装红外或光电报警器,这类措施有可能由于动物的接近而发生不应有的误报警。
鉴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纱网及应用该纱网的纱窗,本实用新型所述纱网除了可以起到通用纱网的防蚊虫等功能外,还能起到检测纱网是否被破坏的敏感元件的作用,所述纱窗应用所述纱网,能够通过检测纱网的电阻参数判断纱网是否被破坏,不会由于动物(飞鸟、猫等小动物)的接近而发生误检测,且不容易采用技术手段解除防护,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成本较低,且便于与电子电路实现低成本的接口。将其安装在本身具有防盗功能的窗户外侧,能起到增加一层检测及报警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纱网及应用该纱网的纱窗,其解决方案是:
一种纱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网由导电线状材料和非导电线状材料共同交织而成,导电线状材料处于同一个方向,对于四周经过裁剪的一片纱网,其中不同根导电线状材料之间互相绝缘,且纱网中的导电线状材料在外界连接下能形成首、尾串联的导电通路。
不同根导电线状材料之间的间距小于或等于纱网被破坏时不允许通过的物体较短方向的尺寸。
纱网中导电线状材料数量小于或等于非导电线状材料的数量。
所述处于同一个方向是指对于经、纬向交织的纱网,只有经向或者纬向才用导电线状材料。
应用所述纱网时,将纱网中的导电材料首、尾串联形成一个导电通路,当纱网中导电线状材料所处位置的纱网被破坏时,使导电线状材料断开,串联形成的导电通路断路,可以根据导电线状材料串联形成的导电通路是否断路判断纱网是否被破坏到导电线状材料产生断开的程度,纱网中的纱导电线状材料作为检测纱网是否被破坏的敏感元件。
一种纱窗,其特征在于其采用所述纱网,其包括纱窗框、纱网、导电连接件及引出线,所述纱窗框为框架状结构件,所述导电连接件将纱网中的导电线状材料首、尾串联连接起来的导体,所述引出线是由串联连接起来的导电线状材料的两端引出的两根导体,用于将串联的导电通路连接至检测控制器或防盗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699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拉链袋
- 下一篇:一种抗PID效应的光伏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