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纤交换机的多类接口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72070.3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50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赞融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1/02 | 分类号: | H04Q1/02;H04Q1/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凯博企服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482 | 代理人: | 李绍飞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益田路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交换机 接口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纤交换机的多类接口结构,包括光纤交换机本体,所述光纤交换机包含一侧和另一侧,该光纤交换机的多类接口结构还包括柱体A、柱体B、旋转卡槽A、支撑座A、支撑座B、支撑杆A、支撑杆B和旋转卡槽B,所述光纤交换机的一侧固定设置柱体A,所述光纤交换机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柱体B,所述支撑座A上设置与柱体A相配合的旋转卡槽A,所述支撑座A通过支撑杆A固定连接底座,所述支撑座B上设置与柱体B相配合的旋转卡槽B,所述支撑座B通过支撑杆B固定连接底座。本实用新型达到对光纤交换机本体可扩展性进行支撑使用效果和在需要时相对现有技术的实施方式达到空隙加强散热的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交换机的多类接口结构,属于交换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光纤交换机参见品牌为TP-LINK,型号为TL-SF1005+,证书编号为2015011608819539的光纤交换机,现有技术中,达不到达到光纤交换机本体可翻转一定角度的使用效果,在连接线时,不能进行连接角度的翻转一定角度对应,以及相对现有技术如的实施方式达不到避免与地面上可能存在的水接触的防水使用效果,以及达不到在需要时相对现有技术的实施方式达到空隙加强散热的使用效果。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光纤交换机的多类接口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这一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特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交换机的多类接口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纤交换机的多类接口结构,包括光纤交换机本体,所述光纤交换机包含一侧和另一侧,该光纤交换机的多类接口结构还包括柱体A、柱体B、旋转卡槽A、支撑座A、支撑座B、支撑杆A、支撑杆B和旋转卡槽B,所述光纤交换机的一侧固定设置柱体A,所述光纤交换机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柱体B,所述支撑座A上设置与柱体A相配合的旋转卡槽A,所述支撑座A通过支撑杆A固定连接底座,所述支撑座B上设置与柱体B相配合的旋转卡槽B,所述支撑座B通过支撑杆B固定连接底座。
优选地,所述支撑座A和支撑座B分别由橡胶材质制成。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A和支撑杆B分别与底座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地,所述光纤交换机本体包含壳体,所述柱体A和柱体B与壳体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地,所述柱体A、柱体B、支撑座A、支撑座B、支撑杆A和支撑杆B的各个棱角分别设置圆弧过渡或倒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光纤交换机的一侧固定设置柱体A,光纤交换机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柱体B,达到对光纤交换机本体可扩展性进行支撑的使用效果,正常情况下,如图1所示,光纤交换机本体除设置有柱体A和柱体B外,和现有技术中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的光纤交换机本体并无区别,可进行正常的使用,当用户根据需要,想要方便调节光纤交换机本体的使用角度时,可以采用如图2所示的结果,达到光纤交换机本体可翻转一定角度的使用效果,同时,在如图2所示的结构下,光纤交换机本体能够处于一定的水平线高度,相对现有技术如图1的实施方式达到避免与地面上可能存在的水接触的防水使用效果,防水使用效果,同时,如图2所示,光纤交换机本体与底座之间的空隙,也达到在需要时相对现有技术的实施方式达到空隙加强散热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1。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赞融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赞融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720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背光模组及其防脱预组组件、车载显示装置
- 下一篇:贴胶机构和错位贴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