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控制的隔膜泵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72223.4 | 申请日: | 202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72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吴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川尔流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3/04 | 分类号: | F04B43/04;F04B49/06;F04B49/08;F16C33/58;F16C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1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控制 隔膜 | ||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智能控制的隔膜泵,将压力传感器集成到泵体内,通过智能控制电机的工作状态来实现压力保护及缺液检测,同时在增大驱动轴直径和加厚偏心轮壁厚的前提下,整机尺寸没有改变,大大提高了整机的使用寿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控制的隔膜泵,包括隔膜泵体,所述隔膜泵体的输入腔和输出腔内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隔膜泵体的电机控制模块电连接,通过压力传感器采集的信号控制电机的工作状态来实现对隔膜泵体智能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控制的隔膜泵,属于隔膜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隔膜泵无法实现压力保护及缺液检测,隔膜泵产生的压力过大,会产生不良影响,容易损坏系统内的其他精密配件,而这种情况,目前往往会外接一个传感器,但不好安装,管路容易产生泄漏,集成性差,并且使用成本高,而一旦缺液则溶液损坏隔膜泵,另外隔膜泵电机通过驱动轴带动凸轮转动,在隔膜泵的小型化过程中发现,驱动轴与偏心轮之间存在一定的问题,驱动轴过粗会导致偏心轮的壁厚太薄,反之,则驱动轴过细,目前隔膜泵为了兼顾二者性能及隔膜泵的整体结构紧凑,致使驱动轴存在过细及偏心轮的壁厚太薄的问题,导致二者在工作过程中损坏率很高,影响整机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智能控制的隔膜泵,将压力传感器集成到泵体内,通过智能控制电机的工作状态来实现压力保护及缺液检测,同时在增大驱动轴直径和加厚偏心轮壁厚的前提下,整机尺寸没有改变,大大提高了整机的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控制的隔膜泵,包括隔膜泵体,所述隔膜泵体的输入腔和输出腔内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隔膜泵体的电机控制模块电连接,通过压力传感器采集的信号控制电机的工作状态来实现对隔膜泵体智能控制;
所述隔膜泵体的结构:包括电机、泵体、隔膜、阀下板、阀片和阀上板,所述电机的机体固定设置在泵体的外侧,所述隔膜设置在泵体和阀下板之间,所述阀上板将阀片压合在阀下板的上侧,所述泵体内设置有一体式偏心件,所述一体式偏心件包括顶杆、轴承外圈、轴承滚珠、轴承内圈和偏心轮,所述轴承内圈和偏心轮一体成型,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贯穿泵体后插入偏心轮的偏心通孔内,并通过螺钉将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偏心轮固定在一起,所述轴承外圈和轴承滚珠匹配的设置在轴承内圈上,所述顶杆数值固定在轴承外圈的外侧上部,且所述顶杆的上端与隔膜连接在一起,通过偏心轮带动轴承外圈推动顶杆上下往复运动,驱动隔膜工作;
所述阀上板的上侧开设置有两个检测孔,两个所述检测孔分别与进液管道和出液管道连通,所述检测孔的上侧设置有环形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件,电路板水平贴合设置在检测孔上侧,并与密封件配合形成密封将检测孔封堵,所述电路板的外边沿与阀上板外边沿内侧匹配设置,且电路板的外边沿与阀上板外边沿内侧之间设置有外壳密封件,所述电路板的下侧涂刷有防腐防水涂层,位于所述检测孔内的电路板下侧均固定设置有压力传感器,通过压力传感器监测进液管道和出液管道内液体的压力,所述压力传感器与隔膜泵体的电机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轴承内圈和偏心轮的外径尺寸相同。
所述偏心轮的壁厚大于1mm。
所述电路板的连接线通过出线密封件与隔膜泵体的电机控制模块电连接。
隔膜泵体的电机控制模块为PLC模块。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偏心轮与轴承内圈一体成型,形成偏心轴承,相当于在现有的偏心轮外侧由增加了轴承内圈的厚度,使得偏心轮的壁厚进一步加厚,也就是在壁厚一定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进一步加粗电机的动力输出轴,整机尺寸没有改变,却大大提高了整机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改变电机的工作状态来调节液体的压力,实现智能控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川尔流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卡川尔流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722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模组
- 下一篇:一种固体电解质铝电解电容器叠层压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