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科结核病人用吸痰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72438.6 | 申请日: | 202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05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沈丽丽;王建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丽丽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4 | 代理人: | 张焱 |
地址: | 73300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染性 疾病防治 结核 病人 用吸痰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科结核病人用吸痰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端设置有若干底座,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抽气泵,所述壳体正面的顶端设置有压力表和调节旋钮,所述壳体顶端的一侧设置有把手,所述壳体内部顶端的另一侧设置有储痰瓶,所述储痰瓶顶端的一侧设置有抽气管,所述抽气管的内部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储痰瓶顶端的另一侧设置有抽痰管,所述抽痰管的一端设置有接头,所述接头上设置有一次性抽痰软管,所述一次性抽痰软管上套设有防护罩。有益效果:能够调节负压,通过单向阀能够有效避免病人将痰倒吸,便于对痰进行取样和对储痰瓶进行清洗,能够避免病人在吸痰时咬破吸痰管,避免病人咳嗽时痰液飞溅出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痰器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科结核病人用吸痰器。
背景技术
吸痰器,主要对伤病员进行常规吸痰、气管切开等处理,仰卧病人口腔中的痰液通常无法自行排出,医院常使用吸引器为此类病人吸痰。现有的吸痰器吸痰效果不好,功能单一,不便于对痰液进行取样,不便于对储痰瓶进行清洗,同时,把吸痰管伸入到患者体内患者本身就感觉很不舒服,患者容易不自觉咬住吸痰管,造成无法将吸痰管伸入病人气管内进行吸痰工作的情况。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科结核病人用吸痰器,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科结核病人用吸痰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端设置有若干底座,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抽气泵,所述壳体正面的顶端设置有压力表和调节旋钮,所述壳体顶端的一侧设置有把手,所述壳体内部顶端的另一侧设置有储痰瓶,所述储痰瓶顶端的一侧设置有穿插于所述储痰瓶并与所述抽气泵连接的抽气管,所述抽气管的内部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储痰瓶顶端的另一侧设置有穿插于所述储痰瓶的抽痰管,所述抽痰管的一端设置有接头,所述接头上设置有一次性抽痰软管,所述一次性抽痰软管上套设有防护罩。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顶端靠近所述储痰瓶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储痰瓶相匹配的放置槽。
进一步的,所述储痰瓶一侧的底端设置有排痰口,所述排痰口上设置有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储痰瓶正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刻度线。
进一步的,所述抽气管的底端设置有位于所述储痰瓶内部的防护盖,所述防护盖与所述储痰瓶之间通过若干连接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储痰瓶顶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取样口。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罩内部的一端设置有咬块,所述咬块上设置有若干牙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由壳体、底座、抽气泵、压力表、调节旋钮、把手、储痰瓶、抽气管、单向阀、抽痰管、接头、一次性抽痰软管、防护罩构成的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科结核病人用吸痰器,从而能够调节负压,通过单向阀能够有效避免病人将痰倒吸,便于对痰进行取样和对储痰瓶进行清洗,能够避免病人在吸痰时咬破吸痰管,避免病人咳嗽时痰液飞溅出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科结核病人用吸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丽丽,未经沈丽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724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