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向移门缓冲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73267.9 | 申请日: | 202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305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林维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厚禾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5/06 | 分类号: | E05F5/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陈包杰 |
地址: | 3256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缓冲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结构简单,小巧,成本低的双向移门缓冲器。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壳体、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阻尼杆、铰接于所述阻尼杆两端的活动扣、连接于所述活动扣下端之间的拉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中间设有向上凸起的安装部,所述阻尼杆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安装部的内腔。优点:具有结构简单,小巧,稳定性好,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门缓冲器。
背景技术
移门缓冲器主要应用于家庭用的移门趟门类产品,以解决移门因滑轮太顺畅而出现惯性推动撞击,会发出“啪”的响声或夹手的问题。当移门安装缓冲器后,可以让移门在即将到达侧板时会自动缓冲,使其慢慢的关闭,从而防止移门反弹。传统的双向移门缓冲器,如专利号为“201520590479.9”为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示,其结构包括:包括壳体、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阻尼杆、铰接于所述阻尼杆两端的活动扣。其中,阻尼杆通过二个滑动体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存在的缺点是:结构复杂,体积大,成本高,且故障率比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小巧,成本低的双向移门缓冲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壳体、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阻尼杆、铰接于所述阻尼杆两端的活动扣、连接于所述活动扣下端之间的拉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中间设有向上凸起的安装部,所述阻尼杆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安装部的内腔。
所述的双向移门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与壳体一体成型。
所述的双向移门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左壳体、右壳体组成,且其中一个壳体底部至少到有二个间隔排列的插接槽,另外一个壳体底部设有与所述插接槽插接配合的插接柱。
所述的双向移门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槽、插接柱为相配合的燕尾形结构。
所述的双向移门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外部设有金属护套。
本实用新型的双向移门缓冲器优点:具有结构简单,小巧,稳定性好,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向移门缓冲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向移门缓冲器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双向移门缓冲器的爆炸图;
图4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双向移门缓冲器,包括壳体1、安装于所述壳体1内的阻尼杆3、铰接于所述阻尼杆3两端的活动扣2以及连接于所述活动扣2下端之间的拉簧4。所述阻尼杆3通过两端的轴11与所述活动扣2铰接。所述壳体1的中间设有向上凸起的安装部5,所述阻尼杆3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安装部5内腔。所述安装部5与壳体1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壳体1由左壳体7、右壳体8组成,且其中一个壳体底部至少到有二个间隔排列的插接槽9,另外一个壳体底部设有与所述插接槽9插接配合的插接柱10。所述插接槽9、插接柱10为相配合的燕尾形结构。通过所述插接槽9、插接柱10的配合,以起到对所述左壳体7、右壳体8对接后的定位和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1外部设有金属护套6,以提高产品强度和美观度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厚禾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厚禾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732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厂烟蒂收集器
- 下一篇:一种金属壳体移门缓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