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干熄焦循环气体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73814.3 | 申请日: | 202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351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郭青龙;朱玉倩;李达;闫军;郭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涣焦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39/02 | 分类号: | C10B39/02;C10B43/14 |
代理公司: | 芜湖众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8 | 代理人: | 曹宏筠 |
地址: | 235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熄焦 循环 气体 冷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干熄焦循环气体冷却装置,包括干熄焦炉和储存处理后气体的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次除尘室、弹性补偿单元、除尘机构、灰斗和水冷套管,所述干熄焦炉的出料口与一次除尘室的进气口密封连接,一次除尘室的出气口与所述锅炉的进料口密封连接,一次除尘室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均设置有弹性补偿单元,一次除尘室中固定设置有除尘机构,一次除尘室的底部通过灰斗与水冷套管连接,除尘机构与灰斗的位置竖直相对应。该装置可以保证干熄焦气体的冷却效果和除尘效果,还可以使冷却液流动顺畅,有效延长水冷套管的在线运行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焦化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熄焦循环气体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干熄焦在生产过程中,循环气体夹杂大量尘粒,需经一次除尘、二次除尘降尘处理,其中一次除尘降尘量大、温度高,需要增加水冷套管降温处理。
前期设计的水冷套管由46组冷却管束组成,每组管束由3根Φ140×9.4、Φ168×5、Φ194×5直径的钢管相互镶套而成,其中Φ140、Φ194直径套管之间在下部焊接封闭,Φ168套管套在Φ140、Φ194套管之间,形成隔层。在水冷套管上部由3层配合3种钢管孔型的孔板,与钢管配合安装后,形成上下两层与管束并联的冷却水循环通道,其中下层为进水通道,冷却水通过Φ168、Φ194套管之间的缝隙向下流动,达到底部后,绕过Φ168套管的底部后,再由Φ168、Φ140套管形成的缝隙向上流动,通过Φ140套管传导对焦粉进行冷却完成换热过程后,由上部隔层排出,套管总长5000mm,套管之间的缝隙设计理论上平均只有8~9mm,其阻力大,影响流速;管束多,影响流量;焦粉温度高,加速产生水垢沉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干熄焦循环气体冷却装置,该装置可以保证干熄焦气体的冷却效果和除尘效果,还可以使冷却液流动顺畅,有效延长水冷套管的在线运行时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干熄焦炉和储存处理后气体的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次除尘室、弹性补偿单元、除尘机构、灰斗和水冷套管,所述干熄焦炉的出料口与一次除尘室的进气口密封连接,一次除尘室的出气口与所述锅炉的进料口密封连接,一次除尘室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均设置有弹性补偿单元,一次除尘室中固定设置有除尘机构,一次除尘室的底部通过灰斗与水冷套管连接,除尘机构与灰斗的位置竖直相对应。
本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干熄焦循环气体冷却装置,所述除尘机构是一个除尘过滤片,除尘过滤片的顶端固定悬挂在所述一次除尘室的顶部内表面,除尘过滤片的底部与一次除尘室的底部设置有空隙,除尘过滤片的悬挂位置与所述灰斗放置的位置竖直相对应。
本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干熄焦循环气体冷却装置,所述一次除尘室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通过设置密封圈与所述干熄焦炉和所述锅炉连接。
本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干熄焦循环气体冷却装置,所述灰斗设置在所述一次除尘室和所述水冷套管之间,灰斗的上接口与一次除尘室底部的除尘孔连接,灰斗的下接口与水冷套管的上接口连接。
本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干熄焦循环气体冷却装置,所述弹性补偿单元是防止输气时气压过大导致管道爆炸损坏的高温膨胀节,所述干熄焦炉与所述一次除尘室的连接处设置有高温膨胀节,一次除尘室与锅炉的连接处设置有高温膨胀节。
本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干熄焦循环气体冷却装置,所述水冷套管为双层中通套管,水冷套管的外层设置有冷却室,冷却室中设置有自下往上流动的冷却水,水冷套管的内层为焦灰存储室。
本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干熄焦循环气体冷却装置,所述除尘过滤片的形状为长方体薄片,除尘过滤片的顶端固定设置在所述一次除尘室靠近进气口的顶部内表面上。
采用本技术方案,在保证气体高效除尘的前提下,通过改进水冷套管的内部结构,使得冷却水的循环更加通畅,冷却效果好,水冷套管内部不易结垢,避免由于水冷套管堵塞或冷却效果不好导致的长时间停产检修,有效延长水冷套管的在线运行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涣焦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临涣焦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738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焦炉上升管余热的制药装置
- 下一篇:一种苯加氢中压蒸汽疏水器改造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