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仰拱钢筋预留定位的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75663.5 | 申请日: | 202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722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张雨昊;徐先达;王孝乐;朱贤浩;亓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华海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8 | 分类号: | E21D11/1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27 | 代理人: | 吴玮 |
地址: | 20043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钢筋 预留 定位 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装夹具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隧道仰拱钢筋预留定位的卡具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内层定位槽,所述的内层定位槽外侧等间距设有若干卡槽;一外层定位槽,所述的外层定位槽外侧等间距设有若干卡槽;一第二调节丝杆,所述的第二调节丝杆两端设有连接钢板,连接钢板通过螺栓连接定位槽;一第一调节丝杆,所述的第一调节丝杆通过螺栓连接与内层定位槽连接的连接钢板,其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卡具具备提前固定,钢筋绑扎可直接根据卡槽位置进行排布,便于控制钢筋间距;形成标高线,可保证钢筋安装后平直、顺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装夹具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隧道仰拱钢筋预留定位的卡具。
背景技术
目前,铁路隧道施工过程中仰拱环向钢筋绑扎、安装、固定均是先通过全站仪精确定位,工人直接采用钢筋焊接几个点位确定位置,最后根据定位钢筋进行仰拱钢筋绑扎,安装钢筋卡具;但钢筋绑扎时由于只有几个点位,只能尺量放置环向钢筋,定位卡具后装,导致环向钢筋间距不均匀、保护层厚度过大或过小、钢筋预留长短不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隧道仰拱钢筋预留定位的卡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隧道仰拱钢筋预留定位的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内层定位槽,所述的内层定位槽外侧等间距设有若干卡槽;一外层定位槽,所述的外层定位槽外侧等间距设有若干卡槽;一第二调节丝杆,所述的第二调节丝杆两端设有连接钢板,连接钢板通过螺栓连接定位槽;一第一调节丝杆,所述的第一调节丝杆通过螺栓连接与内层定位槽连接的连接钢板。
优选地,所述的内层定位槽的卡槽和外层定位槽的卡槽为V型槽。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调节丝杆两端为长100mm的丝杆,丝杆之间通过套筒连接,套筒长110mm,使得第一调节丝杆长度在110mm-300mm之间。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调节丝杆两端丝杆,丝杆之间通过套筒连接,套筒长200mm,使得第二调节丝杆长度在350mm-450mm之间。
优选地,所述的内层定位槽和外层定位槽上设有若干定位孔,用于插入定位钢筋。
优选地,所述的内层定位槽上的定位孔等间距开设,定位孔之间距离2500mm。
优选地,所述内层定位槽上的定位孔与外层定位槽上的定位孔纵向位置一致。
优选地,所述的内层定位槽和外层定位槽为宽100mm,厚80mm的钢板。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
1.现有技术的卡具是先绑扎钢筋完成后再放置卡具,导致钢筋扭曲、变形、间距不一致;本实用新型所述卡具具备提前固定,钢筋绑扎可直接根据卡槽位置进行排布,便于控制钢筋间距;
2.现有技术的卡具是先绑扎钢筋完成后再放置卡具,导致长短钢筋高度不一;本实用新型所述卡具具备提前固定,形成标高线,可保证钢筋安装后平直、顺齐;
3.现有技术的卡具根据钢筋间距进行放置,导致钢筋保护层厚度不一;本实用新型所述卡具具备提前固定,采用第一调节丝杆和第二调节丝杆进行调节,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钢筋层间距统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调节丝杆 2.内层定位槽 3.V型槽 4.外层定位槽 5.第二调节丝杆 6.连接钢板螺栓 7.定位孔 8.连接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原理对本专业的人来说是非常清楚的。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华海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华海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756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