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试件剪切试验的加载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77228.6 | 申请日: | 202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09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启云;陈光;谭振东;杨景丽;盛敬亮;王永;赵阔宇;张明伟;赵备;陈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建冀交高速公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N3/04;G01N3/24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0 | 代理人: | 王瑞 |
地址: | 050051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剪切 试验 加载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试件剪切试验的加载夹具,该夹具包括上夹具和下夹具;上夹具与下夹具的结构和尺寸完全相同;所述上夹具包括上端板、上连接颈、上结构主板、上固定加载头、上调距卡板和上活动加载头;所述下夹具包括下端板、下连接颈、下结构主板、下固定加载头、下调距卡板和下活动加载头。本夹具只需置于混凝土试件的上下两端,并调整好上、下夹具的活动加载头在混凝土试件上的位置,即可放置到加载机上加载进行试验,简便、通用、成本低廉、结构简单且能较好地实现剪切效果,极大简化了测试混凝土试件抗剪强度的试验流程与难度,使得混凝土试件的抗剪强度的测试在大部分常规的加载试验机上都得以实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抗剪强度指标测试夹具,具体是一种混凝土试件剪切试验的加载夹具。
背景技术
在混凝土类材料的剪切试验中,现有的试验方法主要针对于混凝土梁或混凝土短梁,对于试验设备、试件尺寸等有较多要求,并不适用于普通实验室测试尺寸较小的混凝土试件的选定截面的抗剪强度,其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对试验条件要求较低的试验方法如混凝土短梁直剪试验,虽然普通的混凝土试验加载设备都可以实现加载,但由于会在试件上产生两个剪切面,对于尺寸较小的混凝土试件,无法测定某个选定截面的抗剪强度。2、对于单剪面Z形试件试验方法,由于需要在试件上切割开口,虽然可以选定测试的截面,但对于试件的尺寸有一定要求,较小的立方体试件不便于切割,对于力学性能影响较大。3、诸如缺口梁四点受力、二轴拉/压等试验方法,则对于实验室设备要求较高,普通实验室不便于实现。因此,普通实验室对于混凝土试件的抗剪切强度的测试尚无一种通用、有效、低成本的测试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混凝土试件剪切试验的加载夹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混凝土试件剪切试验的加载夹具,其特征在于该夹具包括上夹具和下夹具;上夹具与下夹具的结构和尺寸完全相同;
所述上夹具包括上端板、上连接颈、上结构主板、上固定加载头、上调距卡板和上活动加载头;所述上连接颈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与上端板下端面的正中间和上结构主板上端面的正中间垂直连接;试验时,上端板的上端面与上部的试验机加载头接触;上结构主板的下端面的一端垂直固定有上固定加载头;上固定加载头的末端与混凝土试件线接触;上结构主板的下端面的中部固定有上调距卡板;上调距卡板开有若干个螺纹孔;上活动加载头的两端通过连接件和螺纹连接件可拆卸地连接于上调距卡板的螺纹孔中;上活动加载头与上结构主板垂直;上活动加载头的末端与混凝土试件线接触;上固定加载头的末端与上活动加载头的末端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上固定加载头与上活动加载头分别位于混凝土试件的测试截面的两侧;
所述下夹具包括下端板、下连接颈、下结构主板、下固定加载头、下调距卡板和下活动加载头;所述下连接颈的下端面和上端面分别与下端板上端面的正中间和下结构主板下端面的正中间垂直连接;试验时,下端板的下端面与下部的试验机加载头接触;下结构主板的上端面的一端垂直固定有下固定加载头;下固定加载头的末端与混凝土试件线接触;下结构主板的上端面的中部固定有下调距卡板;下调距卡板开有若干个螺纹孔;下活动加载头的两端通过连接件和螺纹连接件可拆卸地连接于下调距卡板的螺纹孔中;下活动加载头与下结构主板垂直;下活动加载头的末端与混凝土试件线接触;下固定加载头的末端与下活动加载头的末端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试验时,上固定加载头至混凝土试件的测试截面的距离与下固定加载头至混凝土试件的测试截面的距离相同,且上固定加载头和下固定加载头分别位于测试截面的两侧;上活动加载头至混凝土试件的测试截面的距离与下活动加载头至混凝土试件的测试截面的距离相同,且上活动加载头和下活动加载头分别位于测试截面的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建冀交高速公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电建冀交高速公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772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