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鸡粪再生饲料发酵用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78433.4 | 申请日: | 202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75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东;骆敏瑶;简米拉·玉苏甫;吴学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志东;骆敏瑶;简米拉·玉苏甫 |
主分类号: | C12M1/34 | 分类号: | C12M1/34;C12M1/12;C12M1/02;C12M1/00;A23N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312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饲料 发酵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鸡粪再生饲料发酵用设备,包括发酵箱,所述发酵箱的上端右部穿插固定连接有进料斗,所述发酵箱的上端中部穿插活动连接有搅拌装置,所述发酵箱的上端左部固定连接有除臭装置,所述发酵箱的上箱壁前部固定连接有气压传感器,所述发酵箱的外表面下部固定连接有加热框,所述发酵箱的下箱壁左部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发酵箱的下端中部穿插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发酵箱的下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脚。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鸡粪再生饲料发酵用设备,通过设置搅拌装置和加热框,使鸡粪和发酵剂在高温中充分混合,缩短了发酵时间,提高了发酵效率,通过设置除臭装置,提高了安全性,可有效去除气压中的臭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饲料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鸡粪再生饲料发酵用设备。
背景技术
由于鸡的肠胃较短,吃进去的饲料一些营养来不及消化吸收,便随着粪便排泄出去,据测定,鸡粪干物质中粗蛋白占31%~33%,其中有一半以上是肌酸、氨等非蛋白氮以及鸡粪本身含有的粗纤维和垫草中的粗纤维,所以鸡粪是养鱼的好饲料,但生鸡粪中含有寄生虫卵及一些有毒物质和病菌,所以鸡粪必须经过发酵处理,才能成为无毒且营养丰富的鱼饲料,但现有的鸡粪再生饲料发酵设备还存在以下不足:1、鸡粪和发酵剂不能够充分混合,从而延长了鸡粪的发酵时间,影响了鸡粪的发酵效率;2、鸡粪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气压,容易出现冲料、爆炸等现象,安全性能差,且不能对发酵过程中生产的臭气进行处理;故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鸡粪再生饲料发酵用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鸡粪再生饲料发酵用设备,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鸡粪再生饲料发酵用设备,包括发酵箱,所述发酵箱的上端右部穿插固定连接有进料斗,所述发酵箱的上端中部穿插活动连接有搅拌装置,所述发酵箱的上端左部固定连接有除臭装置,所述发酵箱的上箱壁前部固定连接有气压传感器,所述发酵箱的外表面下部固定连接有加热框,所述发酵箱的下箱壁左部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发酵箱的下端中部穿插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发酵箱的下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脚。
优选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发酵箱的上箱壁并固定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固定柱,若干个所述固定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搅拌杆。
优选的,所述除臭装置包括除臭箱,所述除臭箱的上端中部穿插固定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内管壁上部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除臭箱的左箱壁上部与右箱壁上部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两个活性炭吸附网,所述除臭箱的左端下部穿插固定连接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的下端中部设置有控制阀,所述输气管的远离除臭箱的一端与发酵箱的左箱壁穿插固定连接,所述除臭箱的下端与发酵箱的上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热框包括导热层,所述导热层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加热层,所述加热层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温层,所述导热层的内层壁与发酵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若干个所述固定柱和若干个搅拌杆均与发酵箱、气压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不接触。
优选的,所述输气管为U型结构,两个所述活性炭吸附网均位于输气管的上方,所述进料斗的上端螺纹连接有料斗盖,所述出料管的左端中部设置有阀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通过设置搅拌装置和加热框,通过加热层产生热量,再通过导热层快速的将热量导入发酵箱的鸡粪中,使鸡粪在高温中进行发酵,缩短了发酵时间,再通过搅拌电机带动搅拌杆转动对鸡粪进行搅拌,使鸡粪和发酵剂在高温中进行充分混合,提高了发酵效率;
二、通过设置除臭装置,通过打开控制阀可将发酵箱内的气压放出,避免了装置出现冲料、爆炸等现象,提高了安全性,通过输气管对气体进行缓冲,减轻气体的冲击力,在通过两层活性炭吸附网对气体中的臭味进行吸附净化,防止鸡粪发酵产生的臭气污染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志东;骆敏瑶;简米拉·玉苏甫,未经李志东;骆敏瑶;简米拉·玉苏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784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吸门碰
- 下一篇:一种农业经济用的会计账簿存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