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感应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80037.5 | 申请日: | 202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81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韩静涛;杨兴文;马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欣诺冷弯型钢产业研究院(曹妃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6/10 | 分类号: | H05B6/10;H05B6/36;B23P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0 | 代理人: | 郭韫 |
地址: | 063200 河北省唐山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感应 加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感应加热装置,属于机械钣金技术领域。该感应加热装置包括支架和感应加热线圈;所述支架能够将所述感应加热线圈支撑起来;所述感应加热线圈包括两层线圈,分别为上层线圈和下层线圈;所述下层线圈位于所述上层线圈的下方;所述上层线圈与所述下层线圈连通。利用本实用新型可对带材进行加热,使得普通的螺旋风管机加工厚度从1.2mm以内提高到5mm,且成型后的厚壁螺旋风管咬口质量良好、密封性好、环刚度、抗压强度都有大幅提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钣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感应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通过咬合的成型方式生产的螺旋风管,其壁厚一般限制在1.2mm以下,直径在1500mm以下,最先应用于通风送冷领域,后逐渐扩展到净化系统送回风管、中央空调通风管、工业送排风通风管、矿用抽放瓦斯管、矿用涂胶布风筒等领域。
由于螺旋风管成型技术简单、密封性好、环刚度高等一系列优点,该螺旋风管开始在航空航天用通风、液体输送系统、核潜艇通风系统等特殊场合进行推广试用。
但是尤其螺旋风管机轧机能力的限制,目前成型的带材厚度一般在 0.4mm-1.2mm之间,其材质主要以塑性较好的镀锌板、纯铝板、不锈钢等为主,大大限制了螺旋风管的广泛应用。
当成型的带材板厚扩展到2-5mm时,目前市面上的螺旋风管机就难以成型出咬合口,另外对成型板材的材质也有一定要求,板材必须塑性好,即延伸率在20%以上;强度低,即屈服强度在250Mpa以下;而对于室温塑性较差(延伸率在6%-20%)、强度高(屈服强度在250Mpa以上)的板带材不易螺旋咬合成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题,提供一种感应加热装置,能够对带材进行加热,用于对带材进行加热,使得较厚的带材也能被螺旋风管机进行加工,并提高成型后的厚壁螺旋风管咬口质量、密封性、环刚度和抗压强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感应加热装置,所述感应加热装置包括支架和感应加热线圈;
所述支架能够将所述感应加热线圈支撑起来;
所述感应加热线圈包括两层线圈,分别为上层线圈和下层线圈;
所述下层线圈位于所述上层线圈的下方;
所述上层线圈与所述下层线圈连通。
所述感应加热线圈的一种结构是:
所述感应加热线圈采用C型感应线圈;
所述C型感应线圈中的上层线圈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U型线圈;
所述C型感应线圈中的下层线圈也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U型线圈;
所述上层线圈、下层线圈平行设置。
优选的,所述上层线圈的入口为进水口,所述上层线圈的出口通过一个直管线圈与所述下层线圈的入口连通;
所述下层线圈的出口为出水口。
优选的,所述直管线圈与上层线圈所在的平面、下层线圈所在的平面均垂直。
所述感应加热线圈的另一种结构是:
所述感应加热线圈采用直线型感应线圈;
直线型感应线圈中的上层线圈、下层线圈均为直管线圈;
两条直管线圈上、下平行设置。
优选的,所述上层线圈的入口为进水口,所述上层线圈的出口通过一个U 型线圈与所述下层线圈的入口连通,所述下层线圈的出口为出水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欣诺冷弯型钢产业研究院(曹妃甸)有限公司,未经欣诺冷弯型钢产业研究院(曹妃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800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