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移动式催化燃烧有机废气、活性炭再生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80694.X | 申请日: | 202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99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翁君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翁君山 |
主分类号: | B01D53/02 | 分类号: | B01D53/02;B01J20/34;B01J20/20;F23G7/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重庆市巴南***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移动式 催化 燃烧 有机 废气 活性炭 再生 设备 | ||
一种车载移动式催化燃烧有机废气、活性炭再生设备,它包含车车体、废气收集装置、催化仓、催化仓出气管道、加热器、监测设备、活性炭、再生容器、控制器、活性炭仓出气管道、引风机、排气仓、排气管道、活性炭仓,活性炭仓出气管道连接活性炭仓与排气仓,活性炭仓下方连接引风机,加热器位于活性炭仓左侧,监测设备位于活性炭仓顶部,活性炭位于活性炭仓,再生容器位于活性炭下方,控制器位于活性炭仓右侧,上述设备均设置在活性炭仓内。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降低了企业废气处理的成本,是废气处理实现了灵活性和便捷性,活性炭的加热再生过程简单、设备损耗低、炭损失低(5~8%),水量消耗低,实现资源利用率有效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气处理环保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车载移动式催化燃烧有机废气再生环保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企业大量使用活性炭装置吸附VOC、芳香剂等有机气体,吸附的饱和废活性炭委外处置属于危险废物处置,由于企业是不能自行处置危险废物,只能自行暂存,由危废公司处置,除非企业自身是有相关资质的危废处置公司,使得企业必须在资源调配上分出一部分用于危险废物处理,也存在着对危险废物监管的压力。
工业企业厂区内由于废气的排放设备较多,且相对不集中,因此目前企业对废气的处理无法做到集中处理,往往都是在每个废气排放点设置一套废气处理设备,这样就使得废气处理成本高,资源不能得到高效的利用。
目前企业使用的废气处理设备,都是由粒状活性炭为主要成分构成,该活性炭价格昂贵,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必须进行对其更换,使用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车载移动式催化燃烧有机废气再生环保设备,它是通过将装备了给设备的车辆开到需要对废气进行处理的地方,在现场对废气进行处理,同时该设备还具备了活性炭再生功能,从使用时体现了灵活性和便捷性,同时也实现了废气处理成本的降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车体1、废气收集装置2、催化仓3、催化仓出气管道4、活性炭仓5、引风机6、活性炭仓出气管道7、排气仓8、排气管道9;活性炭仓5包含加热器51、监测设备52、再生容器53、活性炭54、控制器55;排气仓8包含S型冷却管道81。
所述的活性炭仓5的左侧设置加热器51,活性炭仓5的顶部设置监测设备52,活性炭仓5的右侧设置控制器55,活性炭仓5的底部设置再生容器53 用于收集活性炭再生过程中产生的有机物。
所述的废气收集装置2的右下方设置伸缩油缸22,便于调节废气收集装置2的摆出位置,废气收集装置2的头部设置废气连接头21采用锥形机构以利于与废气管道接合。
所述的排气仓8的内部采用S型冷却管道81,使气体通过时能有效降温。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利用汽车搭载的废气处理设备实现废气处理的灵活性和便捷性,通过车载先通过废气收集装置2将收集的废气先经过第一道催化剂仓3处理后到达活性炭仓5,经过活性炭55吸附后,到达排气仓8,通过S型冷却管道81的降温处理将净化后的废气通过排气仓顶部的排气管道 9排出。其中在活性炭仓的活性炭54在吸附饱和后开启加热器51和引风机6,并通过控制器55将气体温度调节至100~200℃,对吸附饱和的活性炭54进行蒸汽吹脱,使吸附的VOC、低分子碳氢化合物和芳香族有机物等脱落到活性炭仓5下方的再生容器53内,剩余气体继续通过活性炭仓出气管道7将气体排到排气仓8。
活性炭的再生是利用活性炭仓5内的控制器51将仓内温度加热到850℃高温使吸附在活性炭54上的有机物经碳化、活化后达到再生目的,该再生效果稳定。通过配备了对VOCs实时检测功能的监测设备52,并通过对设备进出口浓度的实时检测,来判断判断活性炭54再生后的处理吸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翁君山,未经翁君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806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