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型钢防倾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80707.3 | 申请日: | 202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91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魏金满;李毅;卢小军;汪天平;张逊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钢构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25/10 | 分类号: | B65D25/10;B65D6/02;B65D25/24;B65D8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郑越 |
地址: | 300383 天津市西青***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型钢 倾倒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放置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型钢防倾倒装置。一种型钢防倾倒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的第一端部相互靠近设置,且预留有型钢的腹板的第一容纳空间,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的第二端部相互远离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的第二端部之间设有连接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以及所述连接部之间形成所述型钢的翼板的第二容纳空间,所述型钢的翼板设于所述连接部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型钢防倾倒装置,利用连接部增大了该装置与型钢的接触面积,即增强了该装置对型钢的支撑作用,降低了型钢倾倒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放置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型钢防倾倒装置。
背景技术
H型钢和T型钢是钢结构加工中常见的结构,并且,多数的建筑用钢结构构件体积和重量较大,而窄翼缘的钢结构构件在放置时会不稳定,存在倾倒的安全隐患,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型钢的防倾倒装置,包括U型夹板和对接在夹板上的两个支撑腿,两个支撑腿与夹板之间呈一定角度设置,将夹板夹持于型钢的腹板上并用螺栓固定,再将两个支撑腿支撑于地面上,以对型钢进行支撑。但是,该结构只能用于型钢的端部和尾部,与型钢的接触面积较小,仍然存在倾倒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型钢防倾倒装置与型钢的接触面积较小,存在倾倒风险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型钢防倾倒装置,包括:
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的第一端部相互靠近设置,且预留有型钢的腹板的第一容纳空间,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的第二端部相互远离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的第二端部之间设有连接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以及所述连接部之间形成所述型钢的翼板的第二容纳空间,所述型钢的翼板设于所述连接部上。
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在沿所述型钢的长度方向上为贯通设置,以允许所述型钢的腹板贯穿所述第一容纳空间设置。
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的第一端部与所述型钢的腹板两侧面相抵接。
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或第二支撑部上设有第三支撑部,所述第三支撑部设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中,且所述第三支撑部远离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或第二支撑部相连接的一端与所述型钢的腹板抵接设置。
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上分别设有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三支撑部。
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三支撑部之间设有允许所述型钢的腹板贯穿的第三容纳空间。
所述第三支撑部沿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
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第三支撑部均为方钢。
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的第二端部上均设有支撑座。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型钢防倾倒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第一端部相互靠近设置,且预留有容纳型钢的腹板的第一容纳空间,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第二端部相互远离设置,且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第二端部之间设有连接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以及连接部之间形成容纳型钢的翼板的第二容纳空间,且型钢的翼板设于连接部上,增大了该装置与型钢的接触面积,即增强了该装置对型钢的支撑作用,降低了型钢倾倒的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钢构天津有限公司,未经中建钢构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807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设计专用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线缆桥架加工用折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