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体固定桩及平台安装船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81005.7 | 申请日: | 202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14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怀明;贺广零;王小合;郭小亮;王峰;闵巧玲;崔文涛;逯鹏;周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21/50 | 分类号: | B63B21/50;B63B7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刘林涛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体 固定 平台 装船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船体固定桩及一种平台安装船。船体固定桩,适于使平台安装船在海上平稳固定,船体固定桩的一端设置有吸力筒,用于船体固定桩在水下地基的固定。船体固定桩上设置有第一固定装置,第一固定装置适于连接平台安装船的船体,使船体固定桩与船体固定连接成一整体。本实用新型的吸力筒式自升式平台风电安装船,利用的吸力筒代替自升式平台桩靴,由于吸力筒结构比桩靴具有更大的承载力,在软泥地基中不需要将桩体插入很深即可达到所需承载力,避免了传统自升式平台桩靴插入太深拔桩困难的风险,大大节省现场作业时间,避免造成船机损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上平台固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体固定桩及应用该种船体固定桩的平台安装船。
背景技术
传统平台安装船由平台船体、上部吊机、船体固定桩等几部分组成。海上进行吊装作业时,由于吊装要求较高,需要“静对静”吊装,为避免由于浪流作用引起的船体晃动,需要把船体固定桩的桩靴及桩靴以上的部分桩体插入海床,利用船体固定桩的支撑作用,通过船上提升装置将船体升离海面,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海上固定作业平台,不会受到波浪、海流影响,从而满足吊装“静对静”的施工要求。一般平台船体轻的几千吨,重的达上万吨,这要求四个桩靴底部土体有很好的承载力来承载上部传下的巨大压力。
我国近海海域多为河流如海形成的冲击形海床,地基较软,传统自升式平台在这种软泥中作业时,桩靴需要插入很深,地基承载力才能与平台使用过程中的对地压力相平衡,一旦插桩深度超过20m,就会出现拔桩困难现象,耽误作业时间,甚至会造成船机损毁。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自升式平台在软泥地基中无法插入足够的深度而无法给平台提供足够的承载力的问题。
对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船体固定桩,适于使平台安装船在海上平稳固定;所述船体固定桩的一端设置有吸力筒,用于所述船体固定桩在水下地基的固定;所述船体固定桩上设置有第一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固定装置适于连接所述船体,使所述船体固定桩与所述船体固定连接成一整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力筒为宽浅型吸力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力筒设置有高压冲水管线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船体固定桩设置有沿所述船体固定桩的桩体长度方向设置的轨道结构,所述第一固定装置适于通过所述轨道结构沿所述船体固定桩的桩体长度方向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船体固定桩在靠近所述吸力筒的位置设置有多个支腿,所述支腿自所述船体固定桩延伸而出,与所述吸力筒朝向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腿远离所述船体固定桩的一端设置有吸力筒。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平台安装船,包括:船体,所述船体设置有第二固定装置;多个如上所述的船体固定桩;所述船体固定桩的第一固定装置与所述船体的第二固定装置连接,使所述船体固定桩与所述船体固定连接成一整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船体固定桩的数量为二至四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平台安装船还包括多个上部吊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包括适于所述第一固定装置的一部伸入的滑槽,还包括分离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在所述船体固定桩与所述船体固定时卡紧所述第一固定装置的一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810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菌保护罩
- 下一篇:一种长寿命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