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移动式组培培养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81504.6 | 申请日: | 202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73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梁明骅;张敏;陆耀;曾雯雯;苏荣军;曾燕红;余胜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林农业学校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杜权 |
地址: | 5370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培养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移动式组培培养架,属于农业设备领域,包括第一立板、第二立板、若干支撑架和若干支撑杆;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平行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的底部连接有万向轮,若干所述支撑架上下间隔且平行设置,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旋转连接,所述支撑杆沿轴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用于固定培养皿的安置槽,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架旋转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组培培养架,灵活度高,幼苗培育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物幼苗培养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式组培培养架,其属于农业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在种植某些植物时,并不是将种子直接种植在土地中,而是先将种子在培养皿中培植形成幼苗后,再将幼苗种植在土地中。为了提高空间利用率,通常将培养皿放置在具有多层隔板的架子上。这种架子结构不够灵活,透光率和空气流通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移动式组培培养架,以提高幼苗的培养效果。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移动式组培培养架,包括第一立板、第二立板、若干支撑架和若干支撑杆;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平行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的底部连接有万向轮,若干所述支撑架上下间隔且平行设置,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旋转连接,所述支撑杆沿轴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用于固定培养皿的安置槽,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架旋转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杆;所述支撑架两侧板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分别与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旋转连接;所述连杆设置转轴的一侧,且所述连杆设置于支撑架与第一立板/第二立板之间,若干所述支撑架与连杆旋转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立板/第二立板上设置有圆弧形的凹槽,所述连杆的侧壁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滑动连接于所述凹槽中,且所述凸起的末端穿过所述凹槽连接有锁紧螺母。
进一步地,至少一个所述支撑架的侧壁上连接有顶珠,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上设置有限位槽;当所述支撑架转至水平位置时,所述顶珠连接于所述限位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的顶端可拆卸连接有遮光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之间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上连接有遮光帘。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式组培培养架,所述支撑架分别与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旋转连接,所述支撑杆旋转连接于所述支撑架中,将支撑架旋转至一定角度,支撑杆由于重力的作用,其中的用于放置培养皿的安置槽始终朝上,在不妨碍放置培养皿的情况下提高了整个装置的通风效果和光照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形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形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撑架与连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顶珠处的结构剖视图。
在图中,1、第一立板;2、第二立板;3、支撑架;4、支撑杆;5、连杆;6、转轴;7、凹槽;8、凸起;9、锁紧螺母;10、顶珠;11、限位槽;12、遮光板;13、滑杆;14、遮光帘;15、安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一种可移动式组培培养架,包括第一立板1、第二立板2、若干支撑架3和若干支撑杆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林农业学校,未经广西玉林农业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815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针刺地毯加工的梳理机
- 下一篇:一种自动变频加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