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胃肠引流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81630.1 | 申请日: | 202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122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温柠瑜;夏梅;李静尧;陈晓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鼎慧峰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6 | 代理人: | 刘立烈 |
地址: | 40003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胃肠 引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胃肠引流器,包括引流器本体,引流器本体上设置有胃管连接口和排气口,引流器本体的内腔设置有复位件,其特征在于:复位件包括油缸、连接油管、总油管和蓄能盒,油缸有多个,多个油缸周向间隔均匀设置,油缸包括缸座和活塞,缸座与引流器本体的底部连接,活塞与引流器本体的顶部连接,缸座内开设有油腔,缸座侧壁相对的设置有与油腔相通的油口,连接油管插设在油口内并将多个缸座串联,总油管一端连接其中一个连接油管,另外一端伸出引流器本体连接在蓄。本胃肠引流器能有效的解决现有胃肠引流器出现胃肠引流器不能复原,进而不能产生负压,从而影响吸引操作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具体一种胃肠引流器。
背景技术
在胃肠科,很多病人在手术后需要进行胃肠引流。而现有的胃肠引流通常通过一次性胃肠引流器来进行引流。一次性胃肠引流器的工作原理为:胃肠引流器内设置有弹簧作为复位件,使用时,将胃肠引流器顶部与胃管连接,随后,下压胃肠引流器后松手,在胃肠引流器内部弹簧复原力的作用下,胃肠引流器慢慢复原,并产生负压使胃液在负压的作用下吸入胃肠引流器内,间隔的持续此操作,直至胃液被吸完。然而,现有的胃肠引流器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弹簧卡住、变形等现象,出现此种现象后,弹簧没法顺利的复原,进而导致胃肠引流器不能复原,则不能产生吸引动作,医护人员或者患者不得不通过手动按压或拨动的方式进行复原,这样,势必会给医护人员或患者带来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胃肠引流器,能有效的解决现有胃肠引流器出现胃肠引流器不能复原,进而不能产生负压,从而影响吸引操作的现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胃肠引流器,包括引流器本体,所述引流器本体上设置有胃管连接口和排气口,所述引流器本体的内腔设置有复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包括油缸、连接油管、总油管和蓄能盒,所述油缸有多个,多个所述油缸周向间隔均匀设置,所述油缸包括缸座和活塞,所述缸座与所述引流器本体的底部连接,所述活塞与所述引流器本体的顶部连接,所述缸座内开设有油腔,所述缸座侧壁相对的设置有与所述油腔相通的油口,所述连接油管插设在所述油口内并将多个所述缸座串联,所述总油管一端连接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油管,另外一端伸出所述引流器本体连接在所述蓄能盒上,所述蓄能盒在不受述外力的作用下,能将所述蓄能盒内部的油液压出。
进一步地,所述油缸的开口处设置有环形台阶,且所述环形台阶与所述活塞的外壁配合,所述活塞位于所述油腔的底部设置有环形凸缘,且所述环形凸缘与所述油腔的侧壁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台阶与所述活塞的接触面上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蓄能盒包括盒体和气囊,所述盒体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上设置有密封盖,所述气囊设置在所述盒体内,且所述气囊连接在所述进气口上,所述气囊内设置有气体,与所述进气口相对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口,所述总油管与所述连接口插接。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包括相互扣合的上盒体和下盒体,且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上盒体上,所述连接口位于所述下盒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胃肠引流器,复位件采用液压式,避免了传统的复位件采用弹簧式而出现弹簧变形、老化、卡位、行程不稳定的现象,从而导致胃肠引流器不产生负压的情况,进而导致引流无法顺利进行。同时,通过连接油管将多个油缸串联,可实现油腔内的油压相同,油缸的活塞同步顶出,从而使整个引流器本体工作平稳。同时,本胃肠引流器通过蓄能盒来存储能量和驱动油液回来,使用过程中,不需要操作者进行额外的操作,使胃肠引流器产生负压,则可减少操作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胃肠引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油缸通过连接油管连接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油缸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816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谷氨酸反应釜装置
- 下一篇:一种燃料电池催化剂浆料混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