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流体喷射装置以及色选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82754.1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42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沈海斌;郭廷超;张明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美亚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342 | 分类号: | B07C5/342;F16K31/06;F16K27/00;B05B13/02;B05B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张向琨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喷射 装置 以及 色选机 | ||
1.一种流体喷射装置(M1),其特征在于,
流体喷射装置(M1)包括流体接入部(100)、电磁阀(200)以及喷嘴部(300);
流体接入部(100)用于收容流体;
电磁阀(200)安装于流体接入部(100),喷嘴部(300)安装于电磁阀(200),
流体接入部(100)、电磁阀(200)和喷嘴部(300)以在接口处无外接管的方式依次连接,电磁阀(200)用于控制流体接入部(100)与喷嘴部(300)之间的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喷射装置(M1),其特征在于,
电磁阀(200)包括第一座体(21)、第二座体(22)以及电磁控制机构(27),
第一座体(21)内部形成有供流体流动的第一通路(C1),第一通路(C1)与流体接入部(100)连通;
喷嘴部(300)直接安装于第二座体(22);
第二座体(22)具有第二通路(C2),第二通路(C2)与喷嘴部(300)连通;
电磁控制机构(27)控制第一通路(C1)与第二通路(C2)的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喷射装置(M1),其特征在于,
第一座体(21)包括连接部(211)和收容部(212),
连接部(211)具有第一壁(211a)和内腔(211b),第一壁(211a)安装于流体接入部(100),内腔(211b)与流体接入部(100)连通,
收容部(212)位于连接部(211)和第二座体(22)之间,收容部(212)具有第二壁(212a),第二壁(212a)与连接部(211)连接;
电磁控制机构(27)包括线缆连接器(28)和电磁控制单元(33),
线缆连接器(28)位于第一座体(21)的连接部(211),线缆连接器(28)用于将外部的供电电源连接至电磁控制单元(33),用于为电磁控制单元(33)供电,
电磁控制单元(33)收容于收容部(212),且电磁控制单元(33)还穿过第二壁(212a)与线缆连接器(28)电连接,电磁控制单元(33)控制第一通路(C1)与第二通路(C2)的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喷射装置(M1),其特征在于,
线缆连接器(28)与第一座体(21)扣持接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喷射装置(M1),其特征在于,
电磁控制单元(33)包括阀动块(38)以及电磁组件(39);
阀动块(38)以悬臂式地设置;
电磁组件(39)设置成:电磁组件(39)通电而与阀动块(38)形成磁性吸合以使第一通路(C1)和第二通路(C2)连通,电磁组件(39)断电而与对应的阀动块(38)分开以使阀动块(38)堵住第二通路(C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体喷射装置(M1),其特征在于,
阀动块(38)包括弹性板体(381)和凸出部(382),
弹性板体(381)包括固定部(381a)和可动部(381b),固定部(381a)固定不动以使可动部(381b)悬臂式地设置,
凸出部(382)设置于弹性板体(381)的可动部(381b)且对应第二通路(C2),
弹性板体(381)和凸出部(382)的至少一个在电磁组件(39)通电时与电磁组件(39)产生磁吸合作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体喷射装置(M1),其特征在于,
电磁控制单元(33)包括插针座(37),
插针座(37)设有悬臂式的扣持件(371),
第一座体(21)具有开口(O)和扣持部(L),扣持部(L)设置在开口(O)处,
扣持件(371)与扣持部(L)扣持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美亚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美亚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8275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平调节吸头机构
- 下一篇:柴油发动机废气循环排气管位置度及孔径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