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散热电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85455.3 | 申请日: | 202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67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田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艺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36 | 分类号: | H01F27/36;H01F27/30;H01F27/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7 | 代理人: | 张琪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航城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散热 电感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散热电感器,该电感器包括设置在所述磁环与所述绝缘板相对形成的空间之内的温度感应区域,以及设置在所述屏蔽盖体上的散热区域,所述温度感应区域可及时采集线圈的工作温度,且所述散热区域可根据线圈工作温度的高低进行打开或闭合的操作。从而使得线圈及电感器整体高效散热,从而提高电感器的质量,延长电感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散热电感器。
背景技术
电感器(Inductor)是能够把电能转化为磁能而存储起来的元件。电感器的结构类似于变压器,但只有一个绕组。电感器具有一定的电感,它只阻碍电流的变化。如果电感器在没有电流通过的状态下,电路接通时它将试图阻碍电流流过它;如果电感器在有电流通过的状态下,电路断开时它将试图维持电流不变。电感器又称扼流器、电抗器、动态电抗器。
电感器一般由骨架、绕组、屏蔽罩、封装材料、磁心或铁心等组成。其中,屏蔽罩为避免有些电感器在工作时产生的磁场影响其它电路及元器件正常工作,就为其增加了屏幕罩。但采用屏蔽罩的电感器的散热不好,尤其容易影响线圈的散热,使得电感器的质量不稳定,使用寿命变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高效散热电感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如前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电感器,其包括屏蔽壳体、屏蔽盖体、以及磁环,所述磁环上设置有均匀缠绕在所述磁环上的线圈,所述屏蔽壳体和屏蔽盖体围成一个容纳所述磁环的腔体,所述磁环与所述屏蔽壳体的底部之间还设置有一绝缘板;所述电感器还包括温度感应区域,所述温度感应区域分布在所述磁环与所述绝缘板相对形成的空间之内,以采集线圈的工作温度,所述屏蔽盖体还包括散热区域,所述散热区域根据线圈的工作温度的高低进行打开或闭合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散热电感器中,所述散热区域包括第一活动件和第二活动件,当所述温度感应区域采集的线圈的工作温度过高时,所述第一活动件和第二活动件分离,以形成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散热电感器中,所述第一活动件包括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二活动件包括第二凸出部,当所述温度感应区域采集的线圈的工作温度过高时,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停留在所述开口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散热电感器中,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上均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散热孔。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散热电感器中,所述散热区域包括第一活动件和第二活动件,当所述温度感应区域采集的线圈的工作温度正常或过低时,所述第一活动件和第二活动件结合,以密封所述散热区域。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散热电感器中,所述第一活动件包括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二活动件包括第二凸出部,当所述温度感应区域采集的线圈的工作温度正常或过低时,所述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咬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散热电感器中,所述温度感应区域包括第一感应区域和第二感应区域,所述第一感应区域设置在所述绝缘板的上表面,对应所述磁环左侧缠绕的线圈,所述第二感应区域设置在所述绝缘板的上表面,对应所述磁环右侧缠绕的线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散热电感器中,所述散热区域包括第一活动件和第二活动件,当所述第一感应区域采集到所述磁环左侧缠绕的线圈的工作温度过高时,所述第二活动件打开以形成开口;当所述第二感应区域采集到所述磁环右侧缠绕的线圈的工作温度过高时,所述第一活动件打开以形成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散热电感器中,所述线圈还包括伸出所述屏蔽壳体的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所述绝缘板上设置有分别供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穿过的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艺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艺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854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