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尘器吸耙装置的吸盘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86419.9 | 申请日: | 202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29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叶景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铂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9/00 | 分类号: | A47L9/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陈方淮;蔡学俊 |
地址: | 362261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尘器 装置 吸盘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尘器吸耙装置的吸盘结构,包括底面敞开的槽型吸盘,所述槽型吸盘内设置有与槽式吸盘的底面之间配合形成吸尘腔室的顶板,槽型吸盘的两侧顶部分别设置有与吸尘腔室相连通的吸尘管,所述顶板位于吸尘管的下侧设置有使槽型吸盘内形成倒喇叭状吸尘腔的斜面,所述槽型吸盘的底面四周设置有毛刷。该吸盘结构紧凑,可以让灰尘更好地进入吸尘管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尘器吸耙装置的吸盘结构。
背景技术
吸尘器通常需要用吸耙上的吸盘将地面上的粉尘吸入,再通过吸盘输送到集尘箱中。现有的吸盘用于吸尘的腔室通常是平直的腔室,有些灰尘不容易进入下层管中,造成吸尘质量有限。为此,需要一种吸尘器吸耙装置的吸盘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尘器吸耙装置的吸盘结构,该吸盘结构紧凑,可以让灰尘更好地进入吸尘管中。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吸尘器吸耙装置的吸盘结构,包括底面敞开的槽型吸盘,所述槽型吸盘内设置有与槽式吸盘的底面之间配合形成吸尘腔室的顶板,槽型吸盘的两侧顶部分别设置有与吸尘腔室相连通的吸尘管,所述顶板位于吸尘管的下侧设置有使槽型吸盘内形成倒喇叭状吸尘腔的斜面,所述槽型吸盘的底面四周设置有毛刷。
进一步地,所述槽型吸盘的两侧端分别设置有拐向前侧的拐部,所述拐部内设置有与倒喇叭状吸尘腔相连通的吸尘腔室。
进一步地,所述槽型吸盘的两侧后侧分别设置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经固定板与槽型吸盘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槽式吸盘底面的四周设置有用于安装毛刷的T型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该吸盘结构紧凑,可以通过倒喇叭状吸尘腔让灰尘更好地进入吸尘管中;同时通过T型槽可以更好的安装毛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仰视状态);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A区放大图;
图中:10-槽型吸盘 11-顶板 12-吸尘腔室 13-吸尘管 14-倒喇叭状吸尘腔15-斜面 16-毛刷 17-拐部 18-T型槽 20-万向轮 21-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浅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参考图1至图3
一种吸尘器吸耙装置的吸盘结构,包括底面敞开的槽型吸盘10,所述槽型吸盘内设置有与槽式吸盘的底面之间配合形成吸尘腔室12的顶板11,槽型吸盘的两侧顶部分别设置有与吸尘腔室相连通的吸尘管13,所述顶板位于吸尘管的下侧设置有使槽型吸盘内形成倒喇叭状吸尘腔14的斜面15,所述槽型吸盘的底面四周设置有毛刷16。
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清理地面,所述槽型吸盘的两侧端分别设置有拐向前侧的拐部17,所述拐部内设置有与倒喇叭状吸尘腔相连通的吸尘腔室12。
本实施例中,为了支撑整个吸盘,避免毛刷完全压在地面上,所述槽型吸盘的两侧后侧分别设置有万向轮20,所述万向轮经固定板21与槽型吸盘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地安装毛刷,所述槽式吸盘底面的四周设置有用于安装毛刷的倒T型槽18。
本实用新型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那么,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 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铂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泉州铂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864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应力螺旋肋钢丝生产校直机构
- 下一篇:带预压力的吸尘器吸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