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以快速识别炕次及部位的初烤烟叶打捆带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86522.3 | 申请日: | 202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10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桃;万祖轩;杨翠青;蔡翼杨;张劲;肖慈平;谭孟仪;王文挺;李书贵;曾湘黔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烟草公司黔东南州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63/10 | 分类号: | B65D63/10;A24B1/06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张行超 |
地址: | 556000 贵州省黔东***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以 快速 识别 部位 烟叶 打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以快速识别炕次及部位的初烤烟叶打捆带,包括:条带主体,呈长条状,所述条带主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分别位于所述条带主体的两端;炕次标识,包括第一炕次标识和第二炕次标识,所述第一炕次标识和所述第二炕次标识分别设置在所述条带主体的正反两面;部位标识,包括设置在所述条带主体上不同位置的第一部位标识、第二部位标识和第三部位标识;其中,对应于所述第一部位标识、所述第二部位标识和所述第三部位标识的所述条带主体的相应位置处设有通孔,所述第一端或所述第二端可穿过所述通孔后打结,进而可降低中上部交接部位混部率,提高中上交接部位烟叶等级合格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以快速识别炕次及部位的初烤烟叶打捆带,属于初烤烟叶打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烟农在下炕去青去杂分类打捆工作开展不到位,收购期间来料烟叶混青杂、混部位的现象,严重影响收购进度和等级合格率。主要存在原烟包内有中上交接部分混部现象。
随着卷烟工业烟叶原料均质化加工对原烟化学成分含量的稳定性提出更高要求,不同部位烟叶的烟碱含量对卷烟的内在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因此现有烟叶打捆混部工作已经在一定程度影响烟叶质量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快速识别炕次及部位的初烤烟叶打捆带,可降低中上部交接部位混部率,提高中上交接部位烟叶等级合格率,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以快速识别炕次及部位的初烤烟叶打捆带,所述打捆带包括:
条带主体,呈长条状,所述条带主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分别位于所述条带主体的两端;
炕次标识,包括第一炕次标识和第二炕次标识,所述第一炕次标识和所述第二炕次标识分别设置在所述条带主体的正反两面;
部位标识,包括设置在所述条带主体上不同位置的第一部位标识、第二部位标识和第三部位标识;
其中,对应于所述第一部位标识、所述第二部位标识和所述第三部位标识的所述条带主体的相应位置处设有通孔,所述第一端或所述第二端可穿过所述通孔后打结。
在其中一个例子中,所述第一炕次标识为第三炕,所述第二炕次标识为第四炕。
在其中一个例子中,所述第一部位标识、所述第二部位标识和所述第三部位标识位于所述条带主体的同一端,并且,所述第一部位标识、所述第二部位标识和所述第三部位标识从所述第一端或所述第二端沿所述条带主体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在其中一个例子中,所述第一部位标识为CX,表示为烟叶的中部偏下部位,所述第二部位标识为C,表示为烟叶的中部,所述第三部位标识为CB,表示为烟叶的中部偏上部位。
在其中一个例子中,所述通孔为条形口,所述条形口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条带主体的长度方向垂直。
在其中一个例子中,所述条形口沿其开口边缘包覆有金属片。
在其中一个例子中,所述条带主体为布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下炕分类打捆时,将第一炕次标识和第二炕次标识分别对应不同的炕次,将条带主体穿过对应于不同烟叶部位的第一部位标识、第二部位标识或第三部位标识相应的通孔后打结,在烟叶交售时调度员根据该打捆带,可以快速并准确的识别烟叶的炕次、部位,从而按收购分级区域(CX、C、CB)把烟叶调度到相应的分级台,便于分级工分级,增快分级速度,降低中上部交接部位混部率,提高中上交接部位烟叶等级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初烤烟叶打捆带的正面图;
图2为初烤烟叶打捆带的背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烟草公司黔东南州公司,未经贵州省烟草公司黔东南州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865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外冷却系统的注塑模具
- 下一篇:井下支护用液压支架保护结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