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高温、耐高压橡胶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88705.9 | 申请日: | 202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181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宋洪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柯迈尔橡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1/04 | 分类号: | F16L11/04 |
代理公司: | 郑州欧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66 | 代理人: | 杨丽 |
地址: | 053599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高压 橡胶管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软管加工领域,尤其是一种耐高温、耐高压橡胶管,包括内层,所述内层的两侧均开设有放置槽,两个放置槽的两侧均分别开设有与其相连通的固定槽,任意一个固定槽内均活动安装有活动横杆,活动横杆的一端均延伸至放置槽内且均固定安装有被挤压块,所述内层的外侧设有中层,中层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杆,两个固定杆均分别活动安装在对应的放置槽内,且任意一个固定杆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挤压三角块,任意一个挤压三角块均与对应的被挤压块相适配,所述中层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凹槽的两侧均沿水平方向上开设有活动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对橡胶管的内部加强固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管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高温、耐高压橡胶管。
背景技术
钢丝编织、缠绕胶管在油田开发、炼油化工、工程建筑、起重运输、冶金锻压、矿山设备等领域应用甚广,其通常是根据耐压需要在橡胶管壁内设有一层或多层钢丝编织或缠绕形成。目前的钢丝编织或缠绕胶管耐温效果不佳,容易导致高温介质在高压输送过程中管体爆裂流失能量,从而造成能量浪费;
申请号为CN201220623775.0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耐高温、高压的软管,其特征在于:管壁内设有由聚四氟乙烯和橡胶合成材料特制而成的内衬层,管壁向外依次为橡胶层、尼龙绳编织层、钢丝编织或缠绕层、保温隔热层及橡胶护套,橡胶护套外涂有阻燃漆。其耐高温,抗酸碱,耐腐蚀,使用寿命长,保温隔热效果好,可防止介质流动过程中能量损耗。然而该软管中,相邻两侧结构的固定效果不强,容易引起软管的内部结构的脱落,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耐高温、耐高压橡胶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耐高温、耐高压橡胶管,包括内层,所述内层的两侧均开设有放置槽,两个放置槽的两侧均分别开设有与其相连通的固定槽,任意一个固定槽内均活动安装有活动横杆,活动横杆的一端均延伸至放置槽内且均固定安装有被挤压块,所述内层的外侧设有中层,中层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杆,两个固定杆均分别活动安装在对应的放置槽内,且任意一个固定杆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挤压三角块,任意一个挤压三角块均与对应的被挤压块相适配,所述中层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凹槽的两侧均沿水平方向上开设有活动槽,任意一个活动槽内均活动安装有活动杆,任意一个活动杆的一端均延伸至凹槽内且均固定安装有被挤压凸块,所述中层的外侧设有外层,外层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凹槽相连通的螺纹孔,两个螺纹孔内均螺纹安装有螺纹杆,两个螺纹杆的一端均延伸至对应的凹槽内且均固定安装有挤压凸块,任意一个挤压凸块均与对应的被挤压凸块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内层与外层均为橡胶材质,内层为夹线橡胶材质,两个螺纹杆的另一端均固定套接有位于外层外的转杆。
优选的,任意一个活动杆靠近转杆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弹片,任意一个弹片靠近转杆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与活动槽内壁相互抵触的卡块,所述外层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两个卡槽,任意一个卡槽均与对应的卡块相适配。
优选的,任意一个固定杆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对应的被挤压块相适配的限位槽。
优选的,任意一个活动杆上均套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对应的活动杆上,另一端固定在对应的活动槽的内壁上。
优选的,任意一个活动横杆上均套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对应的活动横杆上,另一端固定在对应的固定槽的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一种耐高温、耐高压橡胶管,首先将中层套在内层上,通过向内按压两个固定杆,带动两个固定杆移动,通过两个固定杆上的挤压三角块分别挤压对应的两侧的被挤压块,带动对应的两个活动横杆左右分开移动,当挤压三角块不再挤压对应的被挤压块的时候,两个活动横杆会因为第二弹簧的作用反弹,两个被挤压块分别卡进对应的固定杆两侧的限位槽中,即可对内层和中层之间完成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柯迈尔橡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柯迈尔橡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887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