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机用万能型转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88864.9 | 申请日: | 202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84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段兴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慧衍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1R13/73;H01R13/502;H01R27/00;H01R31/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陈培琼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 万能 转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手机用万能型转接头,包括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顶部右侧壳体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远离防护壳的一侧壳体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杆,所述第一弧形杆远离连接块的一侧壳体设有第二弧形杆,所述第一弧形杆和第二弧形杆的一端内圈转动套接有限位轴,所述限位轴的外圈套接有异形簧,所述第一弧形杆和第二弧形杆的内圈壳体开设有凹槽,所述异形簧的两端外圈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凹槽的内圈里,所述第一弧形杆和第二弧形杆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所述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相互卡接。本实用新型的接口丰富,能够有效的提高用户的体验,同时可以与用户的钥匙扣等物体进行连接,方便进行携带,同时难以丢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外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手机用万能型转接头。
背景技术
手机、全称为移动电话或无线电话,通常称为手机,原本只是一种通讯工具,早期又有大哥大的俗称,是可以在较广范围内使用的便携式电话终端,最早是由美国贝尔实验室在1940年制造的战地移动电话机发展而来。
目前现有的手机专用的转接头在携带的时候容易丢失,从而导致用户的手机无法进行使用,降低用户的体验,为此我们提出手机用万能型转接头。
实用新型内容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手机用万能型转接头。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手机用万能型转接头,包括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顶部右侧壳体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远离防护壳的一侧壳体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杆,所述第一弧形杆远离连接块的一侧壳体设有第二弧形杆,所述第一弧形杆和第二弧形杆的一端内圈转动套接有限位轴,所述限位轴的外圈套接有异形簧,所述第一弧形杆和第二弧形杆的内圈壳体开设有凹槽,所述异形簧的两端外圈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凹槽的内圈里,所述第一弧形杆和第二弧形杆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所述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相互卡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壳包括有两个外壳,两个所述外壳相互卡接,且两个所述外壳相互靠近的一侧壳体固定连接有PCB板。
优选的,所述防护壳的底部壳体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内圈套设有USB接口,所述USB接口位于所述防护壳内部的一端与PCB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壳的底部壳体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的内圈套设有Type-C接口,所述Type-C接口位于所述防护壳内部的一端与PCB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壳的底部壳体开设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的内圈套设有苹果接口,所述苹果接口位于所述防护壳内部的一端与PCB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壳的底部壳体开设有第四开口,所述第四开口的内圈套设有安卓接口,所述安卓接口位于所述防护壳内部的一端与PCB板连接。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内置5.1K0下拉电阻控制数据线电流输出,避免大电流损伤接口设备,同时数据线可传输USB3.0数据信号;
通过按压第一弧形杆使第一卡件脱离第二卡件的时候,第一弧形杆和第二弧形杆通过限位轴和异形簧可以使第二弧形杆带动第二卡件远离第一卡件,这时可以把防护壳与钥匙扣等物体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手机用万能型转接头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手机用万能型转接头第一弧形杆和第二弧形杆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手机用万能型转接头限位轴俯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慧衍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慧衍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888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垫锤
- 下一篇:一种金属托盘防撞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