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引流管加强固定敷贴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93765.X | 申请日: | 202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54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胡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浙江省义乌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医共体)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5/02;A61F1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幸祥 |
地址: | 322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流 加强 固定 敷贴 | ||
一种引流管加强固定敷贴,包括将引流管固定在患者皮肤上的敷贴本体,所述敷贴本体包括可视区、敷料区、粘贴区和加强固定区;所述可视区为透明无菌薄膜,敷贴本体粘贴于皮肤上时,可视区位于引流管穿刺点的上方;可视区的外侧设有包围所述可视区的敷料区,敷料区吸收穿刺点周围的渗血渗液;敷料区的外侧设有包围所述敷料区的粘贴区,粘贴区的下表面黏贴在患者皮肤上;粘贴区的边缘在与引流管垂直的位置处设有加强固定区,加强固定区上设有4个竖直的粘贴条,其中,位于中间的两个粘贴条缠绕固定在引流管上,位于两边的两个粘贴条黏贴在患者皮肤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临床实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引流管加强固定敷贴。
背景技术
现临床操作中,一般使用透明薄膜敷贴进行引流管固定,可有些患者对于薄膜敷贴过敏,导致皮肤发红发痒,继而导致穿刺口化脓、感染,增加患者住院周期,导致医疗费用增加,就医体验差。对于此类过敏患者,我们一般采用外科无菌服帖固定,但是此敷贴为整张不可视,通常只有在换药时才可观察到穿刺点情况,很多情况下穿刺点感染或是引流管外滑未能及时发现,耽误了治疗。最重要的一点,很多患者不知道自己对薄膜敷贴过敏,使用后才发现,再更换外科敷贴,很耽误治疗及伤口愈合。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引流管加强固定敷贴。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引流管加强固定敷贴,包括将引流管固定在患者皮肤上的敷贴本体,所述敷贴本体包括可视区、敷料区、粘贴区和加强固定区;
所述可视区为透明无菌薄膜,敷贴本体粘贴于皮肤上时,可视区位于引流管穿刺点的上方;可视区的外侧设有包围所述可视区的敷料区,敷料区吸收穿刺点周围的渗血渗液;敷料区的外侧设有包围所述敷料区的粘贴区,粘贴区的下表面黏贴在患者皮肤上;粘贴区的边缘在与引流管垂直的位置处设有加强固定区,加强固定区为大致呈矩形的医用胶带,加强固定区上设有4个竖直的粘贴条,其中,位于中间的两个粘贴条缠绕固定在引流管上,位于两边的两个粘贴条黏贴在患者皮肤上。
进一步,所述敷料区的下表面设有粘胶层。
进一步,所述敷贴本体大致呈矩形结构,粘贴区、敷料区均呈矩形框体结构,可视区呈矩形结构。
进一步,所述粘贴区采用防过敏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有效防止患者应皮肤过敏,避免因过敏导致伤口感染。可直接观察穿刺点和引流管刻度,及时发现相关问题。敷料区可吸收穿刺点渗血、渗液,减少伤口感染发生。加强固定区可有效增加管道的固定,防止导管滑脱。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临床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状态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敷料区;2、粘贴区;3、可视区;4、加强固定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浙江省义乌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医共体),未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浙江省义乌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医共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937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