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组份点胶系统的止漏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95960.6 | 申请日: | 2020-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447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赵亚军;张晋;嵇沛宸;张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铭赛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5/02 | 分类号: | B05C5/02;B05C11/10 |
代理公司: | 常州至善至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9 | 代理人: | 赵旭 |
地址: | 21310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组份点胶 系统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组份点胶系统的止漏机构,用于对混合双组份胶水的混合管进行止漏,包括止漏底板、驱动固定件、固定座、止漏阀、活动件、驱动件、针头和针头安装座,驱动固定件设于止漏底板的一侧,固定座设于止漏底板且位于驱动固定件下方,止漏阀设于固定座,止漏阀设有互相连通的第一孔道和第二孔道,混合管的一端插接在第一孔道内,活动件沿竖直方向在打开位置和止漏位置之间可活动地插接在第二孔道内,活动件位于打开位置时,第一孔道的两端贯通,活动件位于止漏位置时,活动件封堵第一孔道的一端,驱动件设于驱动固定件,驱动件与活动件相连以驱动活动件活动。该双组份点胶系统的止漏机构具有及时止漏、结构简单、便于安装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化点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组份点胶系统的止漏机构。
背景技术
为实现更好的防水性能和结构粘接性能,目前3C电子的屏幕粘接、外壳粘接,半导体封装设备等粘接工艺,均在大批量应用双组份胶水。双组份胶水储存运输方便,成本低,粘接结构强,关于双组份胶水的点出,在性能和成本上,有直接将双组份胶水原包装装配至点胶阀体,由点胶阀体的推杆将双组份胶水同步推挤至混合装置的点胶阀,也有将双组份胶水的A组份和B组份份别流入螺杆泵的进胶口,由螺杆泵的螺杆旋转将胶水的A组份和B组份输送并最终流入混合装置。但混合装置无法及时止漏,胶液极易从点胶头流出,导致产品遭到破坏,产品合格率无法得到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双组份点胶系统的止漏机构,该双组份点胶系统的止漏机构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以及便于安装等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组份点胶系统的止漏机构,包括:止漏底板;驱动固定件,所述驱动固定件设于所述止漏底板的一侧;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于所述止漏底板且位于所述驱动固定件下方;止漏阀,所述止漏阀设于所述固定座,所述止漏阀设有互相连通的第一孔道和第二孔道,所述混合管的一端插接在所述第一孔道内;活动件,所述活动件沿竖直方向在打开位置和止漏位置之间可活动地插接在所述第二孔道内,所述活动件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第一孔道的两端贯通,所述活动件位于所述止漏位置时,所述活动件封堵所述第一孔道的一端;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驱动固定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活动件相连以驱动所述活动件活动;针头,所述针头的上端穿过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止漏阀相连;针头安装座,所述针头安装座设于所述固定座以安装所述针头,所述针头安装座与所述固定座可拆卸地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组份点胶系统的止漏机构,通过将止漏底板、驱动固定件、固定座、止漏阀、活动件、驱动件、针头和针头安装座相结合,更换针头时无需拆卸驱动件和其他机构,只需拆卸针头安装座即可实现快速更换针头。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止漏底板形成为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矩形板体,所述止漏底板上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且上部开口的活动槽,所述驱动固定件的一侧设有与所述活动槽的结构相对应的活动凸台,所述驱动固定件通过所述活动凸台安装于所述止漏底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驱动固定件包括:固定纵板,所述固定纵板的一侧设有所述活动凸台;第一固定横板,所述第一固定横板设于所述固定纵板的上端,所述第一固定横板与所述固定纵板垂直相连,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横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驱动固定件还包括:第二固定横板,所述第二固定横板设于所述固定纵板的下端,所述第二固定横板与所述固定纵板垂直相连,所述第二固定横板与所述止漏阀止抵以将所述止漏阀固定于所述固定座。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固定横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横板上份别设有沿竖直方向贯通的通道,所述止漏机构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上端穿过所述通道与所述驱动件相连,所述连杆的下端穿过所述通道与所述活动件相连,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连杆沿竖直方向活动以带动所述活动件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铭赛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州铭赛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959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组份点胶系统的制冷机构
- 下一篇:一种林业可回收使用的害虫诱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