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长期卧床腹胀重症患者助消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96189.4 | 申请日: | 2020-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593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于学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学青 |
主分类号: | A61H15/00 | 分类号: | A61H1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至诚化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8 | 代理人: | 刘英 |
地址: | 251807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长期 卧床 腹胀 重症 患者 助消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长期卧床腹胀重症患者助消化装置;包括底面开口的外壳,外壳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键联接连轴,连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大齿轮,大齿轮的边缘啮合有多个小齿轮,外壳内侧面设置有与多个小齿轮啮合的齿环,大齿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盘,转盘的外边缘与开口共同形成环形槽,小齿轮上均固定连接有按摩组件,按摩组件包括与小齿轮固定连接的立柱,立柱的底面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端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伸出滑槽的按摩杆,外壳的底面两侧均设置有支腿,本实用新型根据行星齿轮转动原理实现对患者的腹部进行打圈自动按摩,减轻了医护人员或者患者的劳动负担,使用方便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长期卧床腹胀重症患者助消化装置。
背景技术
久病卧床(或称长期卧床、卧床不起)是指老年人因长期患病和伤残而导致日常生活能力减退,部分或完全需人帮助的一种临床现象,包括长期卧床、坐椅及只能室内生活不能外出的老年人。久病卧床的后果严重,一旦发生,康复再起的希望较小,应重在预防。
对于长期卧床的重症患者,因其无法完全自己进行活动,经常会存在腹胀,不能完全的进行消化吸收,伴随着腹胀经常会出现其他的疾病,如便秘、腹泻、肠胃气胀等;其中腹部按摩法能够辅助消化,具体操作是用一只手的掌心贴附肚脐,另一只手叠在上面,然后打圈按摩腹部,可双手交换,逆时针方向以同样的方式再按摩一遍,它能改善肠胃功能,让肠胃受到负载压力,如果长期坚持,肠胃排泄也能有所改善。
但是现有的按摩都是由医护人员或者患者手动按摩,由于操作时间长,会给医护人员或者患者带来了身体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长期卧床腹胀重症患者助消化装置,能够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腹胀患者按摩助消化都是由医护人员或者患者手动按摩,由于操作时间长,会给医护人员或者患者带来了身体负担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长期卧床腹胀重症患者助消化装置,包括底面开口的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轴间隙穿入外壳内,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键联接连轴,所述连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大齿轮,所述大齿轮的边缘啮合有多个小齿轮,所述外壳内侧面设置有与多个小齿轮啮合的齿环,所述大齿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开口平齐的转盘,所述转盘的外边缘与开口共同形成环形槽,所述小齿轮的轴线上均固定连接有从环形槽伸出的按摩组件,所述按摩组件包括与小齿轮固定连接的立柱,所述立柱的底面自外向内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伸出滑槽的按摩杆,所述外壳的底面两侧均设置有支腿。
更进一步地,所述支腿包括固定在外壳上的螺纹筒,所述螺纹筒上螺旋连接支柱。
更进一步地,所述滑槽的内部设置有一对矩形滑槽,所述按摩杆的内端一体成型有矩形滑槽配合的凸起。
更进一步地,所述按摩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橡胶按摩球。
更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顶面固定安装有电机罩,且电机罩的侧壁设置有多个透气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电机罩的内壁安装有与电机电性连接的电池组件。
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根据行星齿轮原理设计了大齿轮、小齿轮和齿环,使得大齿轮的自转带动小齿轮自转同时绕着齿环公转,从而实现小齿轮上固定的按摩组件对患者的腹部进行打圈自动按摩,减轻了医护人员或者患者的劳动负担,使用方便简单。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学青,未经于学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961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儿科用口腔开口器
- 下一篇:一种公路双向用隔音降噪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