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会议场景受话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97118.6 | 申请日: | 202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72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孙永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环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秦超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创***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会议 场景 受话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会议场景受话器,具体涉及受话器技术领域,包括内置受话器的耳套,所述耳套上连接有使其可佩戴的箍带,所述箍带由箍带一和箍带二组成和,箍带一和箍带二之间不相连,且二者两端均安装有端拉板,所述端拉板的外部套装有套板,套板与端拉板的相对面之间设有使箍带一与箍带二相对面的角度调节并固定的调节槽和卡板,所述调节槽在套板的侧壁上成纵向分布且不少于两个,所述调节槽和卡板均为倾斜状,且二者由磁性相异的材料构成。本实用新型,箍带一和箍带二在使用者的头部围成适应其头围大小的包围圈,使会议场景中,受话器不会轻易随佩戴者的晃动而晃动,受话器佩戴的稳定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受话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会议场景受话器。
背景技术
受话器也叫听筒,一种在无声音泄漏(或按ITU标准的3.2型高/低泄漏环)条件下将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的电声器件,广泛用于移动电话、固定电话及助听器等通信终端设备中。
常见的会议场景中使用的受话器一般为头戴式,但是因箍带尺寸的限制,在佩戴过程中受话器稳定性较差,佩戴的舒适感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会议场景受话器,包括内置受话器的耳套,所述耳套上连接有使其可佩戴的箍带,所述箍带由箍带一和箍带二组成和,箍带一和箍带二之间不相连,且二者两端均安装有端拉板,所述端拉板的外部套装有套板,套板与端拉板的相对面之间设有使箍带一与箍带二相对面的角度调节并固定的调节槽和卡板。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槽在套板的侧壁上成纵向分布且不少于两个,所述调节槽和卡板均为倾斜状,且二者由磁性相异的材料构成。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箍带一和箍带二的内侧面上分别均布有防止二者滑脱的防滑凸体。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滑凸体背离二者的一侧为圆滑状,且箍带一和箍带二上的防滑凸体错位分布。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每两个端拉板的相对面上分别安装磁性相同的磁板,两个磁板之间的斥力与箍带一和箍带二相对面间的角度值相适配,所述磁板与端拉板之间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箍带一和箍带二在使用者的头部围成适应其头围大小的包围圈,使会议场景中,受话器不会轻易随佩戴者的晃动而晃动,受话器佩戴的稳定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套板的独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箍带一和箍带二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端拉板和磁板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耳套、21箍带一、22箍带二、23防滑凸体、24端拉板、3套板、41调节槽、42卡板、5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环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环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971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