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直流汽车充电电源组的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97651.2 | 申请日: | 202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844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王连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卓越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6;H01M10/6563;B01D46/00;B01D46/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徐小淇 |
地址: | 2316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直流 汽车 充电 电源 散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直流汽车充电电源组的散热装置,包括电源及其外部套设的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套设在电源侧面的高强度绝缘膜套,所述高强度绝缘膜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性胶圈,所述高强度绝缘膜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半柔性胶圈,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源组技术领域。该高压直流汽车充电电源组的散热装置,利用高强度绝缘膜套配合其上下两侧的弹性胶圈和半柔性胶圈套住电源侧面,其内侧可构成一个相对密封的腔体,在风扇盒配合充气管向其内充气后,可使冷空气充分的与电源侧面接触,最后通过出气嘴排出,散热面积大,散热效率高,且高强度绝缘膜套的柔性材质在膨胀时不会对周围元件造成损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源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压直流汽车充电电源组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蓄电池是汽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分为传统的铅酸蓄电池和免维护型蓄电池。由于蓄电池采用了铅钙合金做栅架,所以充电时产生的水分解量少,水分蒸发量也低,加上外壳采用密封结构,释放出来的硫酸气体也很少,所以它与传统蓄电池相比,具有不需添加任何液体,对接线桩头,电量储存时间长等优点。汽车铅蓄电池的构造主要有正(负)极板、隔板、电解液、槽壳、连接条和极桩等组成。它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属于直流电源。
汽车电池组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尤其是夏季更为明显,且目前并没有设置专门的散热机构对电池组进行散热,即使有加设散热机构也为简单的风扇直吹扇热,而由于机厢内空气本身便较热,且仅能对电池组的一两个面进行散热,因此散热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压直流汽车充电电源组的散热装置,解决了现有汽车内并没有设置专用于的电池组的散热机构,及时有增设散热机构,散热效果也不理想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高压直流汽车充电电源组的散热装置,包括电源及其外部套设的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套设在电源侧面的高强度绝缘膜套,所述高强度绝缘膜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性胶圈,所述高强度绝缘膜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半柔性胶圈,且半柔性胶圈的内侧粘接有发泡双面胶。
所述高强度绝缘膜套的前后两侧且位于弹性胶圈的底部均贯穿固定连接有充气嘴,所述电源的顶部粘接有风扇盒,且风扇盒前后两侧的底部与前后两个充气嘴之间均通过充气管连通,所述高强度绝缘膜套的左右两侧且位于弹性胶圈的底部均贯穿固定连接有出气嘴,且两个出气嘴的表面均连通有出气支管,两根所述出气支管的一端之间通过三通管头连通有出气主管,且出气主管的活动端延伸至汽车机箱的外部,所述风扇盒的顶部连通有抽气管,且抽气管的活动端延伸至车厢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高强度绝缘膜套内表面前后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与充气嘴相连通有硬质保护套,且硬质保护套的底部连通有导气管。
优选的,所述半柔性胶圈的内部开设有环槽,且环槽的顶部等距开设有多个气孔,所述导气管的底端延伸至环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高强度绝缘膜套内表面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与出气嘴相连通的集气扁管,且集气扁管的底部敞口设置。
优选的,所述弹性胶圈的内侧设置有半圆拱起结构,且弹性胶圈的内部开设有与半圆拱起结构同轴心的收缩孔。
优选的,所述抽气管的活动端套设有过滤头,所述过滤头包括与抽气管活动端固定连接的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右侧螺纹连接有外筒,且外筒的右端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螺纹套内部的右侧卡合有过滤芯。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压直流汽车充电电源组的散热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卓越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卓越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976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