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波浪能发电的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97932.8 | 申请日: | 2020-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280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俞淇;鲍健;丁敏挺;王浩杰;陈正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B13/18 | 分类号: | F03B13/18;F03B11/00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贾森君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波浪 发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波浪能发电的发电装置,属于发电机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波浪能发电机结构不稳定,发电效率低等技术问题。本利用波浪能发电的发电装置包括浮台和机架,浮台下方设有涡振盘,涡振盘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上连接盘和下连接盘;机架上具有竖向的连接柱,连接柱向上依次穿过下连接盘、涡振盘和上连接盘并与浮台固连;涡振盘中部具有磁块,连接柱上具有与磁块相对应的感磁线圈;涡振盘和上连接盘之间设有竖向的液压缸一,涡振盘和下连接盘之间设有竖向的液压缸二;感磁线圈与线圈发电机电连接,液压缸一与浮台上的液压式发电机一相连接,液压缸二与机架上的液压式发电机二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较为稳定,发电效率也比较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电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用波浪能发电的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波浪能发电是以波浪的能量为动力产生电能。海洋波浪蕴藏着巨大的能量,通过某种装置可将波浪的能量转换为机械的、气压的或液压的能量,然后带动发电机发电。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环境污染的加深,能源问题在全世界范围内倍受关注,逐步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上的核心问题。已有多个国家和地区研究波浪能的开发,建设若干大小波力电站装置、机组或船体座台,总装机容量已超过80万kw,其建站数量和发电功率分别以每年2.5%和 10%的速度增加。但在波浪能发电规模方面,世界上已达到104kw 级的应用。
中国专利(公告号:CN107989739A;公告日:2018-05-04) 公开了一种波浪能发电装置及波浪能发电系统,本发电装置包括:基础件、转动件、摆臂、浮体、液压蓄能件以及液压发电模块,基础件定位于适用海域;转动件可转动地装配于基础件;摆臂以中部可转动地连接于转动件,摆臂两端分别连接有浮体,摆臂的摆动轴位于水面或略高于水面;液压蓄能件一端连接于摆臂一侧,另一端连接于转动件,液压蓄能件通过液压管路连接于液压发电模块。
上述专利文献中的波浪能发电装置及波浪能发电系统通过设置摆臂随波浪摆动来带动发电机发电,但是该装置结构不稳定,不能使摆臂在海面上平稳的工作,因此该装置对波浪能的利用率不高,发电效率也比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利用波浪能发电的发电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增强发电装置的稳定性,提高发电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利用波浪能发电的发电装置,包括浮台和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台下方设有涡振盘,所述涡振盘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上连接盘和下连接盘;所述机架上具有竖向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向上依次穿过所述下连接盘、涡振盘和上连接盘并与所述浮台固连;所述涡振盘中部具有磁块,所述连接柱上具有与所述磁块相对应的感磁线圈;所述涡振盘和上连接盘之间设有竖向的液压缸一,所述涡振盘和下连接盘之间设有竖向的液压缸二;所述浮台上固设有线圈发电机和液压式发电机一,所述机架上固设有液压式发电机二;所述感磁线圈与所述线圈发电机电连接,所述液压缸一与所述液压式发电机一相连接,所述液压缸二与所述液压式发电机二相连接。
其工作原理如下:需要使用该装置进行发电时,将本装置放置在波浪能丰富的水面上,本装置上端的浮台漂浮在水面上,浮台以下部分潜入水底。本装置中的涡振盘受到波浪的冲击,开始沿着连接柱的纵向上下移动,此时将波浪能将转换为涡振盘的动能,涡振盘上端的液压缸一和涡振盘下端的液压缸二则在涡振盘上下移动时将其动能为液压能,最终分别通过液压式发电机一和液压式发电机二将液压能转换为电能。涡振盘中心布置有磁块,在涡振盘上下移动时与连接柱上的感磁线圈做切割感磁线运动,并和线圈发电机配合发电。本利用波浪能发电的发电装置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涡振盘、液压缸和液压式发电机,实现了间接将波浪能转化为电能目的,并且通过涡振盘、连接柱和线圈发电机的配合,也实现了将波浪能转化为电能的目的,因此本装置不仅结构稳定,而且可以充分利用波浪能,大大提高了发电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979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段温控灌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模型辅助烘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