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植被修复的基质型容器苗种植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98262.1 | 申请日: | 202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10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黄静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静珊 |
主分类号: | A01G9/029 | 分类号: | A01G9/029;A01C2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君咨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37 | 代理人: | 刘智君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植被 修复 基质 容器 苗种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植被修复的基质型容器苗种植设备,涉及种植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种植筒,所述种植筒的一端设置有输液箱,且输液箱的内部安装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底端连接有橡皮套,所述输液箱的底端连接有输液管,且输液管的底端安装有过滤网,所述种植筒内壁的两侧均安装有挤压板,且挤压板的外壁连接有滑槽,所述种植筒的一侧设置有转动杆,且转动杆的外壁固定有斜齿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活塞杆的外壁与输液箱的内壁契合,活塞杆受力下压,对输液箱内部施加压力,使输液箱的内部与外界气压形成负压,便于将输液箱内的营养液快速流入到土壤层的内部,改善土壤堵塞末端的情况,使容器苗能更好的吸收营养液茁壮成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种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植被修复的基质型容器苗种植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刨坑种苗是传统的造林方法,使用工具是铁锨或者镢头。干旱季节造林,土质疏松,挖出或刨出的土容易溜回坑内,一般都是干土回流。种植时,苗子根部就放置在干土上,不易成活,把有限的、珍贵的一点底墒消耗。容器苗是利用各种容器培育的苗木。容器苗的根系是在容器内形成的,在出圃、运输、造林的过程中,根系得到容器保护,造林成活率高。栽植后根系恢复生长快,没有裸根苗的短期停滞生长现象,有利于苗木的初期生长。
然而现有的容器苗种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再给容器苗提供灌溉营养液时,大部分的营养液的管道直接深入土壤的内部,其末端进入土壤内部容易造成堵塞,导致容器苗吸收缓慢,浪费营养液,而且移值容器苗时,容器苗周围的土壤容易松散,使其根系暴露在土壤外面,不利于容器苗的移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容器苗种植设备营养液作用于土壤的表面导致容器苗吸收缓慢及移值容器苗时周围的土壤容易松散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植被修复的基质型容器苗种植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植被修复的基质型容器苗种植设备,包括种植筒,所述种植筒的一端设置有输液箱,且输液箱的内部安装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底端连接有橡皮套,所述输液箱的底端连接有输液管,且输液管的底端安装有过滤网,所述种植筒内壁的两侧均安装有挤压板,且挤压板的外壁连接有滑槽,所述种植筒的底端焊接有尖刀,所述种植筒的一侧设置有转动杆,且转动杆的外壁固定有斜齿轮,所述斜齿轮的外壁啮合有传动齿轮,且传动齿轮的内壁固定有丝杆,所述种植筒的顶端设置有进料口。
优选地,所述活塞杆的外壁与输液箱的内壁契合。
优选地,所述转动杆通过斜齿轮与传动齿轮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传动齿轮与丝杆通过连接键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挤压板的顶端设置有与丝杆匹配的连接板,且连接板的外壁与滑槽的内壁契合。
优选地,所述挤压板顶端的连接板内壁设置有与丝杆匹配的螺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活塞杆的外壁与输液箱的内壁契合,活塞杆受力下压,对输液箱内部施加压力,使输液箱的内部与外界气压形成负压,便于将输液箱内的营养液快速流入到土壤层的内部,改善土壤堵塞末端的情况,使容器苗能更好的吸收营养液茁壮成长;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挤压板顶端的连接板内壁设置有与丝杆匹配的螺纹,丝杆转动,连接板经螺纹在丝杆的外壁转动,螺纹将挤压板的旋转运动转化为在丝杆外壁的直线运动,挤压板越来越向中间位置靠拢,便于挤压板将周围土壤夹紧,使其不会在移植时漏出根系,更有利于容器苗的移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静珊,未经黄静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982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人变形玩具
- 下一篇:一种带侧向密封组件的加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