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灸进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98592.0 | 申请日: | 2020-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742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高恺屿;卓佳兵;陈瑞;张临艳;李辞润;杨沫;侯宝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 |
代理公司: | 云南凌云律师事务所 53207 | 代理人: | 董建国;袁昊昀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灸 进针 装置 | ||
一种针灸进针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设置有压柄,所述压柄上设置有活动板,所述筒体内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筒体固定连接,所述压柄穿过所述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活动板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筒体下方设置有壳体,所述压柄靠近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压板,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针盘,所述针盘下方设置有针架,所述针盘与针架相对应位置设有针管,所述针管内设置有银针,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保护套。本实用新型的针灸进针装置,针对简单、无需特殊手法的简单病症进行针法治疗时,可以实现快速有效的进针,如痤疮或者蛇串疮还有其他的皮肤类疾病进行围刺法治疗时,围绕固定痛点进针,降低医护人员工作强度,提高治疗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灸进针装置。
背景技术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
如围刺法,又称围剿刺法、围针法,是一种在病变部位周围进行包围式针刺以达到提高疗效目的的刺法。本法也是古代扬刺法的发展。目前,在采用围刺法等针法进行治疗时,需要医护人员逐个进针,在针对部分简单病症时,花费时间较多。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针灸进针装置,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针灸进针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设置有压柄,所述压柄上设置有活动板,所述筒体内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筒体固定连接,所述压柄穿过所述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活动板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筒体下方设置有壳体,所述压柄靠近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压板,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针盘,所述针盘下方设置有针架,所述针盘与针架相对应位置设有针管,所述针管内设置有银针,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保护套。
优选的是,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压柄滑槽,所述压柄上设置有设置有压柄滑轨。
优选的是,所述压板为矩形压板,所述矩形压板上设置有压板滑槽,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滑轨。
优选的是,所述压板为圆形压板。
本实用新型的针灸进针装置,针对简单、无需特殊手法的简单病症进行针法治疗时,可以实现快速有效的进针,如痤疮或者蛇串疮还有其他的皮肤类疾病进行围刺法治疗时,围绕固定痛点进针,降低医护人员工作强度,提高治疗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1-1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针盘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针盘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矩形压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筒体,2-活动板,3-压柄,4-固定板,5-弹簧,6-圆形压板,7-针盘,8-针架,9-针管,10-银针,11-保护套,12-壳体,13-矩形压板,14-滑轨;
301-压柄滑轨,401-压柄滑槽,1301-压板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中医药大学,未经云南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985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