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空调制冷剂泄漏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00824.1 | 申请日: | 2020-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61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董恩国;李冰;张蕾;张晓俊;李晓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国职业培训指导教师进修中心);天津臻逸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0Q9/00;G08B5/36;G08B21/24;H04W4/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222 天津市津南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空调 制冷剂 泄漏 报警装置 | ||
一种汽车空调制冷剂泄漏报警装置,由主控部分、电源部分、检测部分、执行部分和通信部分组成。当汽车空调出现泄漏情况时,该系统根据氟利昂气体传感器提供的数据,通过报警灯发出报警信息,并通过GSM通信模块向车主手机发送制冷剂泄漏信息,提醒车主汽车空调出现制冷剂泄漏。本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调领域,尤其涉及汽车空调的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的制冷是通过空调压缩机驱动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实现的。空调管路中制冷剂泄漏是汽车空调常见的故障,当汽车空调出现制冷剂泄漏时空调管路中的压力会逐渐变小,制冷效果会逐渐变差直至空调制冷功能消失。然而汽车空调发生泄漏故障时不容易察觉,因此导致该故障不能被及时发现,一方面导致汽车空调制冷效果变差,另一方面,泄漏的制冷剂污染大气。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汽车空调制冷剂泄漏报警装置,当汽车空调出现泄漏情况时,该系统根据氟利昂气体传感器提供的数据,通过报警灯发出报警信息,并通过GSM通信模块向车主手机发送制冷剂泄漏信息,提醒车主汽车空调出现制冷剂泄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空调制冷剂泄漏报警装置,由主控部分、电源部分、检测部分、执行部分和通信部分组成。主控部分由单片机组成,处理和判断来自氟利昂气体传感器的信息;电源部分将12V转为5V电压,为单片机、传感器、报警灯供电;检测部分由氟利昂气体传感器组成,负责检测制冷剂泄漏并将信号传给单片机;执行部分由安装在汽车中央仪表台的报警灯组成,由单片机指令控制报警灯的点亮或熄灭;通信部分由GSM模块组成,负责向车主发送制冷剂泄漏报警信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高汽车空调使用的智能性。本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汽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构成示意图。
1-电源,2-单片机,3-氟利昂气体传感器,4-继电器,5-报警灯,6-GSM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一种汽车空调制冷剂泄漏报警装置,由主控部分、电源部分、检测部分、执行部分和通信部分组成。主控部分为单片机2,检测部分为氟利昂气体传感器3,执行部分为继电器4、报警灯5,通信部分为GSM模块6。
对于该汽车空调制冷剂泄漏报警装置,单片机2接收氟利昂气体传感器3的信号,控制报警灯5的亮灭,并通过GSM通信模块6向车主手机发送报警信息,提醒车主汽车空调出现制冷剂泄漏故障。
对于该汽车空调制冷剂泄漏报警装置的检测部分,也就是氟利昂气体传感器3,优选MQ139,该传感器适用于环境中氟利昂气体探测,包括制冷剂R11、R22、R113、R134A、R409A、R410A等的探测,其安装在发动机舱内。
对于该汽车空调制冷剂泄漏报警装置的执行部分,也就是报警灯,安装在汽车的仪表台,单片机2控制电路通过三极管驱动继电器4的线圈得电,从而控制继电器触点4的开、闭,点亮或熄灭报警灯5。
对于该汽车空调制冷剂泄漏报警装置的电源部分,采用直流12V供电,优选通过电源降压芯片lm2576-5将12V转为5V电压,为单片机2、氟利昂气体传感器3、报警灯5供电。
对于该汽车空调制冷剂泄漏报警装置的通信部分,优先采用GSM-TC35模块,接收单片机2信号后,向车主手机发送制冷剂报警信息。
该汽车空调制冷剂泄漏报警装置的工作过程是:当汽车空调出现泄漏情况时,该系统根据氟利昂气体传感器3提供的数据,通过报警灯5发出报警信息,并通过GSM通信模块6向车主手机发送制冷剂泄漏信息,提醒车主汽车空调出现制冷剂泄漏。
尽管为说明目的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和附图,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及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各种替换、变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局限于实施方式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国职业培训指导教师进修中心);天津臻逸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国职业培训指导教师进修中心);天津臻逸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008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