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内科助起床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01248.2 | 申请日: | 2020-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59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甄兴燕;刘敏;燕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甄兴燕 |
主分类号: | A61G7/015 | 分类号: | A61G7/015;A61G7/05;A61G7/07;A61G7/075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252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内科 起床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助起床,包括床板,所述床板的左侧设置有第一抬升板,所述床板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抬升板,所述床板的上方和下方的边缘设置有护栏,所述护栏数量有两个,所述护栏左侧的上方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数量有两根,所述伸缩杆的顶端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的正下方设置有拉环,所述拉环的数量有两个,所述床板的正下方设置有床架,所述床架的侧面设置有储物柜,所述床架的下方设置有万向轮,所述第一抬升板的正下方设置有液压千斤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助起床,液压千斤顶可灵活调整第一抬升板和第二抬升板的高度,减少医护人员的劳动量,横杆上的拉环可供患者锻炼,有助于患者尽快康复,提高疗养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神经内科助起床。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是独立的二级学科,主要接受诊治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癫痫、痴呆、神经系统变性病、代谢病和遗传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四肢麻木、无力)及重症肌无力等病症的患者,目前,临床上神经内科病房所使用的治疗床大多为普通治疗床,而神经内科病人大多伴有肢体障碍,这样病人在进行检查时,病人很难自行起身,大多需要陪护人员的搀扶,行动十分不便,给患者增加了极大的痛苦,同时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在做膝跳神经反射检查时需要将患者的膝部垫高游离小腿进行检查,费时费力同样导致医护人员工作压力较大,不仅如此,病床上的患者长期处于平躺状态,上半身肢体长期得不到充分的锻炼,使得患者的活动能力也逐渐减弱,不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助起床,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神经内科助起床,包括床板,所述床板的左侧位置设置有第一抬升板,所述床板的右侧位置设置有第二抬升板,所述床板的上方和下方的边缘位置设置有护栏,所述护栏数量有两个,所述护栏左侧的上方位置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数量有两根,所述伸缩杆的顶端位置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的正下方位置设置有拉环,所述拉环的数量有两个,所述床板的正下方位置设置有床架,所述床架的侧面位置设置有储物柜,所述床架的下方位置设置有万向轮,所述第一抬升板的正下方位置设置有液压千斤顶。
优选的,所述床板的左侧位置设置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左侧铰接有第一抬升板,所述床板与第一抬升板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床板的右侧位置设置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右侧铰接有第二抬升板,所述第二抬升板与床板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护栏与床板之间为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有助于病人便利地抬起上半身,如遇到下肢有疾的病人,可以很好地抬起病人的下肢。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与护栏的左侧上表面相连,所述伸缩杆与护栏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中部位置设置有螺旋钮,所述螺旋钮呈圆形,所述螺旋钮与伸缩杆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伸缩杆的顶端与横杆的两端相连,所述伸缩杆与横杆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横杆的靠近左右两端的位置设置有绳子,所述绳子与伸缩杆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绳子的数量有两条,所述绳子的末端位置设置有拉环,所述拉环呈圆形,所述拉环与绳子之间为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能为病人提供进行康复训练的设施,避免病人长期躺着而造成上肢肌肉萎缩,有利于病人更快地恢复健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甄兴燕,未经甄兴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012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备灭蚊效果的吸顶灯
- 下一篇:一种建筑施工用手持式钢筋绑扎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