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防撞击安全头盔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01538.7 | 申请日: | 2020-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52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陈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丹达工业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2B3/06 | 分类号: | A42B3/06;A42B3/08;A42B3/32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45 | 代理人: | 谭丽莎 |
地址: | 2000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撞击 安全 头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防撞击安全头盔,包括头盔外壳、外减震吸能层、内减震吸能层、抗冲击加强层、缓冲吊带和下颚带;所述抗冲击加强层固定于头盔外壳的顶端,所述外减震吸能层固定于头盔外壳的内部,所述内减震吸能层固定于外减震吸能层的底端,所述缓冲吊带固定于头盔外壳的底端,所述下颚带与缓冲吊带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抗冲击加强层呈梯形固定于头盔外壳的顶部,所述抗冲击加强层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加强筋;本实用新型采用梯形的顶部设计,以及外层粗框架的缓冲层和内层细致框架的缓冲层,使得头盔具有更好的抗冲击和减震性能,能够更好的对施工人员进行保护,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防护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新型防撞击安全头盔。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安全头盔一般采用PE,ABS,PC,ABS/玻璃纤维材料制成,顶部采用流线型设计,外观均一,抗冲击性均一,但是实际使用过程中,头顶部往往是发生撞击概率最大的地方。因此,现有安全头盔并没有突出或加强某个部位的保护;头盔的防撞击性除了和材料,厚度,表面光滑度有关外,还于内部构造有关,现有产品都是使用4点或8点式织物吊带做缓冲或减震区域。问题在于,织物的伸长率低,缓冲效果一般。
因此,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防撞击安全头盔,包括头盔外壳、外减震吸能层、内减震吸能层、抗冲击加强层、缓冲吊带和下颚带;所述抗冲击加强层固定于头盔外壳的顶端,所述外减震吸能层固定于头盔外壳的内部,所述内减震吸能层固定于外减震吸能层的底端,所述缓冲吊带固定于头盔外壳的底端,所述下颚带与缓冲吊带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抗冲击加强层呈梯形固定于头盔外壳的顶部,所述抗冲击加强层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头盔外壳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设有矩形安装槽,所述矩形安装槽内固定设有尼龙绒带。
优选的,所述外减震吸能层为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内有多个三角支架支撑定位。
优选的,所述内减震吸能层上均匀设有多个网孔,所述网孔为蜂窝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缓冲吊带为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缓冲吊带的两端均固定设有尼龙钩带,所述尼龙钩带与尼龙绒带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强筋的长度与抗冲击加强层相同。
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头盔外壳上设置抗冲击加强层来改变了头盔顶部的形状,通过抗冲击加强层来提高了头盔顶部的厚度,加强了头盔顶部的保护程度,同时在头盔内部设置外减震吸能层和内减震吸能层来减少头盔顶部收到外力冲击对人头部的冲击,采用梯形的顶部设计,以及外层粗框架的缓冲层和内层细致框架的缓冲层,使得头盔具有更好的抗冲击和减震性能,能够更好的对施工人员进行保护,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以上图例所示:头盔外壳1;抗冲击加强层2;缓冲吊带3;下颚带4;外减震吸能层5;内减震吸能层6。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丹达工业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安丹达工业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015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容量蓄电池跨接工具
- 下一篇:一种改进型低感分流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