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境感知实验台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03922.0 | 申请日: | 2020-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54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翟龙飞;刘战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保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河南大象律师事务所 41129 | 代理人: | 张继锋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境 感知 实验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境感知实验台,涉及车辆测试技术领域。该环境感知实验台,包括第一框架条与第二框架条,所述第一框架条与第二框架条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框架条之间与两个所述第二框架条之间均为对称设置,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框架条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条,所述第一安装条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链条,两个所述第一框架条的中间设置有移动盒体,所述移动盒体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直板,所述第一链条的自由端与第一直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通过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传动皮带带着转动杆转动,使得第一齿轮转动,从而整个移动盒体可以在外框架Y轴方向进行移动,使得假体可以在Y轴方向进行调节,操作简单,调节精度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测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境感知实验台。
背景技术
汽车的环境感知主要是运用传感器融合等技术来获得车辆行驶环境的有用信息,如车流信息、车道状况信息、周边车辆的速度信息、行车标志信息等等,汽车环境感知技术离不开相应的传感器,传感器将外界的各种信号转化成能够识别的电信号,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道路感知模块,该模块将先进的通讯技术、信息传感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结合起来系统利用,环境感知技术主要有环境感知模块、分析模块、控制模块等组成。
如今,无人驾驶以及车辆安全性能等方面需要采用环境感知实验台进行不断的测试,通过控制系统配合环境感知实验台以及对假体(假人与假车)进行移动,从而测试车辆环境感知性能,在对假体进行测试过程中需要环境感知实验台带着假体进行移动,传统机械化设备设计过于复杂,使用成本较高,采用人工操作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导致测试存在着不可避免的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境感知实验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环境感知实验台,包括第一框架条与第二框架条,所述第一框架条与第二框架条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框架条之间与两个所述第二框架条之间均为对称设置,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框架条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条,所述第一安装条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链条,两个所述第一框架条的中间设置有移动盒体,所述移动盒体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直板,所述第一链条的自由端与第一直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盒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条,所述第二安装条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链条,所述第二安装条与第一安装条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移动盒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转动组件与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传动皮带与转动组件传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框架条的内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与转动组件相对应的第一齿条,所述移动盒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滑轨、挡块与第二齿条,所述移动盒体的上方设置有行走组件,所述行走组件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直板,所述第二链条的自由端与第二直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行走组件与固定滑轨滑动连接,所述行走组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与L形插板。
优选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与移动盒体底部固定连接的多个轴承,多个所述轴承之间贯穿并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对应的第一齿条啮合。
优选的,所述固定滑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滑轨对称设置在第二齿条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行走组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滑块,所述行走组件通过固定滑块与固定滑轨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滑块的下表面开设有与固定滑轨相对应的滑槽。
优选的,所述行走组件包括行走箱体,所述行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盖板,所述行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通过矩形块与行走箱体的内底部螺栓连接,所述安装架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安装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保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保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039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