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AMT变速箱离合器执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04505.8 | 申请日: | 2020-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17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孟康;孙诚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上汽马瑞利动力总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25/06 | 分类号: | F16D25/06;F16D25/1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沈栋栋 |
地址: | 2018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amt 变速箱 离合器 执行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的AMT变速箱离合器执行器,包括执行器壳体、弹簧、回油槽、第一密封装置、第二密封装置、套筒、活塞轴和推杆;执行器壳体内设有第一容纳腔,第一容纳腔的内壁上设有一台阶孔,活塞轴可滑动地设于第一容纳腔内,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容纳腔的一端内壁和活塞轴的一端连接,活塞轴的另一端与推杆一端连接,套筒设于台阶孔内,套筒的内壁与活塞轴连接,套筒的一端的端面与台阶孔的内壁之间形成安装第一密封装置的第一密封槽,套筒的一端的内周壁上开设有一安装第二密封装置的第二密封槽;回油槽设置在套筒的一端内周壁上,且回油槽位于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之间。在使用时,执行器的力臂小、且避免了油液泄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离合器操纵及汽车轴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AMT变速箱离合器执行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车辆驾驶舒适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和现代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离合器操纵的自动化应运而生并广泛应用在汽车领域,但是现有的离合器执行器存在一些问题。
结合图1所示,传统的离合器执行器一般包括执行器壳体20、低压唇形圈21、活塞轴22、高压唇形圈23、回油管接头24、推杆25和回油系统存续槽26。且传统的离合器执行器一般采用的原理将低压唇形圈21和高压唇形圈23装配活塞轴22的两侧,为保证在活塞运动过程低压唇形圈21和高压唇形圈23的有效密封且不与限位台阶和其他结构干涉,只能加长离合器壳体内腔的长度以保证活塞轴22的运动行程,就会使得离合器执行器整体长度增加,在变速箱Z轴振动过程中,就会使得执行器的力臂加长,执行器安装螺栓的受力变大,从而增加了螺栓因受力过大断裂的风险;另外,回油系统设计在活塞轴22与执行器壳体20之间,活塞与执行器壳体20之间就会形成一个封闭可变的储存油液的回油槽系统储续槽。当在活塞向右移动时,回油系统的储存空间减小,油液会被挤压到回油管路中;当活塞向左回位时,储存在回油管中的油液又会被吸回来;因此,油液始终在回油系统存续槽26中徘徊,无法回到液压系统的油壶中。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的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旨在性能精确、执行器整体长度小时能避免了油液泄漏到离合器执行器之外的一种新型的AMT变速箱离合器执行器。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的AMT变速箱离合器执行器包括:包括执行器壳体、弹簧、回油槽、第一密封装置、第二密封装置、套筒、活塞轴和推杆;所述执行器壳体内设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内壁上设有一台阶孔,所述第一容纳腔与所述台阶孔连通,所述活塞轴可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一端内壁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塞轴的一端连接,所述活塞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推杆一端连接,且所述推杆的另一端突出于所述台阶孔,所述套筒设于所述台阶孔内,且所述套筒的一端位于所述活塞轴的另一端的外缘,所述套筒的另一端外缘与所述台阶孔的内壁相抵,所述套筒的一端的端面与所述台阶孔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密封槽内,所述套筒的一端的内周壁上开设有一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二密封槽内;所述回油槽设置在所述套筒的一端内周壁上,且所述回油槽位于所述第一密封槽和所述第二密封槽之间。
上述的一种新型的AMT变速箱离合器执行器,其中,还包括导向环,所述活塞轴的两端的外缘设有两所述导向环。
上述的一种新型的AMT变速箱离合器执行器,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和所述第二密封装置均包括:
O型圈,所述O型圈设于所述活塞轴的外缘;
PTFE密封圈,所述PTFE密封圈位于所述O型圈与所述活塞轴之间,且所述PTFE密封圈的外缘与所述O型圈的内壁相抵,所述PTFE密封圈的内壁与所述活塞轴的外缘相抵。
上述的一种新型的AMT变速箱离合器执行器,其中,所述密封装置为若干O型圈和若干PTFE密封圈,每一所述O型圈安装在所述位于套筒内壁一侧的每一所述密封圈内,每一所述PTFE密封圈安装在所述套筒内壁另一侧的每一所述密封圈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上汽马瑞利动力总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上汽马瑞利动力总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045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