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轻型动力触探仪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04797.5 | 申请日: | 2020-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86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林周君;蔡圳泽;陈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科准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02 | 分类号: | E02D1/02;E02D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漳***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轻型 动力 触探仪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轻型动力触探仪,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下端口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侧面滑动连接有套筒,所述支撑杆的侧面且相对于套筒的端口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壳体的内部下端设置有第一安置板,所述第一安置板的中部设置有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孔的中部设置有触探杆,所述第二安置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电磁铁,所述触探杆的侧面且相对于电磁铁滑动连接有落锤,所述触探杆的侧面且相对于落锤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弧形块。本实用新型中,可有效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探仪领域,尤其涉及轻型动力触探仪。
背景技术
触探仪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一定的落锤能量,将一定尺寸的圆锥形探头打人土中的难易程度(贯入度)来判断土的性质的一种原位测试方法。
现阶段对于轻型动力触探仪的使用相对传统,相比之下,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对其进行稳定性使用,且能高效进行使用,使用效果非常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轻型动力触探仪。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轻型动力触探仪,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二支撑块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活动销轴,所述第一活动销轴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壳体的下端两侧设置有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上端设置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另一侧且相对于移动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移动块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活动销轴,所述第二活动销轴的侧面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下端口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侧面滑动连接有套筒,所述支撑杆的侧面且相对于套筒的端口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套筒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锥齿,所述壳体的内部下端设置有第一安置板,所述第一安置板的中部设置有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孔的中部设置有触探杆,所述触探杆的下端侧面设置有刻度尺,所述壳体的内部上端设置有第二安置板,所述第二安置板的中部设置有第一限位孔,所述触探杆设置在第一限位孔的中部,所述第二安置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电磁铁,所述触探杆的侧面且相对于电磁铁滑动连接有落锤,所述触探杆的侧面且相对于落锤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弧形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触探杆贯穿壳体的上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移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移动杆的端面且相对于移动槽的端口螺纹连接有螺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壳体的一侧上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壳体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计数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科准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科准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047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机顶盒及多功能显示系统
- 下一篇:一种防倾倒柱式称重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