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液芯高温热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06771.4 | 申请日: | 2020-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73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富;柴晓明;李磊;成翔;苏东川;张卓华;何晓强;全标;马亚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F28D15/04 | 分类号: | F28D15/04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液芯 高温 热管 | ||
1.一种吸液芯高温热管,包括中空筒状结构的管壳(6)和分别设置在管壳(6)两端的左端盖(7)和右端盖(8),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壳(6)内设置有复合丝网吸液芯,所述管壳(6)的外表面设置有超疏水薄膜,所述管壳(6)的内壁开有若干个沿其轴线方向的流通槽(601);
所述复合丝网吸液芯包括中空筒状结构的内圈丝网层(1)、套在内圈丝网层(1)上的外圈丝网层(2)和烧结在内圈丝网层(1)和/或外圈丝网层(2)上的烧结层(3),所述内圈丝网层(1)内设置有辅助支撑网(4),所述烧结层(3)开有若干个与内圈丝网层(1)轴线平行的贯通槽道(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液芯高温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层(3)设置在内圈丝网层(1)和外圈丝网层(2)之间;
或,所述烧结层(3)设置在外圈丝网层(2)的外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液芯高温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层(3)设置在外圈丝网层(2)的内壁和外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吸液芯高温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丝网层(1)的厚度为0.1mm~1.0mm,且内圈丝网层(1)的目数为150目~500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液芯高温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丝网层(2)的厚度为0.5mm~1.0mm,且外圈丝网层(2)的目数为50目~100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液芯高温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层(3)为泡沫铜层或铜粉层,泡沫铜层的孔隙率为60%~75%,铜粉层的粒径为能过90目筛~150目筛。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液芯高温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丝网层(2)内壁和外壁上的烧结层(3)分别为泡沫铜层和铜粉层,泡沫铜层的孔隙率为60%~75%,铜粉层的粒径为能过90目筛~150目筛。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液芯高温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丝网层(2)内壁和外壁上的烧结层(3)分别为铜粉层和泡沫铜层,泡沫铜层的孔隙率为60%~75%,铜粉层的粒径为能过90目筛~150目筛。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液芯高温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槽(601)的截面呈矩形或梯形,且管壳(6)的材质为紫铜。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液芯高温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撑网(4)为钢丝弹簧或钢丝筒网,且为中空筒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未经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0677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桨式桨叶行星搅拌机
- 下一篇:一种安全性高的自动无铅熔锡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