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应急通信的多模手持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14237.8 | 申请日: | 2020-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49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峰;苏晓敏;黄峰;耶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西安终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西安吾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3827 | 分类号: | H04B1/3827;H04W88/02;H04W88/06 |
代理公司: | 西安维赛恩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57 | 代理人: | 刘艳霞 |
地址: | 710054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应急 通信 手持 终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应急通信的多模手持终端,包括:WiFi模块,通过WiFi天线连接至路由器;还用于接收MCU发送的信息,进入工作模式;MIC语音输入转换模块,通过发射按键与MIC相连接,用于接收MIC发送的语音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发送。DMR数字信号处理发送模块,用于接收MIC语音输入转换模块发送的数字信号,并发送至MCU。无线收发射频模块,用于发送预设信道的信号至DMR数字信号处理接收模块。使用该多模手持终端,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在4G网络和WiFi自由切换,保持最优的通信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应急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应急通信的多模手持终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处理突发性事故发生时,应急救援环境相较于普通环境来说往往具有特殊性,例如,煤矿井下救援环境在地下几百米,由于条件和成本的限制,目前大部分的井下实现4G网络的全覆盖,因此在救援中要利用4G网络进行通信对讲存在很大的困难,又例如在森林火场救援环境中,火场往往蔓延数十公里,而利用传统的DMR数字对讲技术通信距离只有几公里,超过这个范围相互之间就接收不到信号,给救援工作带来了阻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4G和对讲技术的多模手持终端,设计了WiFi模块,使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在4G网络和WiFi自由切换,保持最优的通信质量。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4G和对讲技术的多模手持终端,包括:WiFi模块,通过WiFi天线连接至路由器;还用于接收MCU发送的信息,进入工作模式;MIC语音输入转换模块,通过发射按键与MIC相连接,用于接收MIC发送的语音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发送。
DMR数字信号处理发送模块,用于接收MIC语音输入转换模块发送的数字信号,并发送至MCU。无线收发射频模块,用于发送预设信道的信号至DMR数字信号处理接收模块。MCU,用于接收DMR数字信号处理发送模块发送的数字信号,对数字信号进行编码和加密,并反馈至DMR数字信号处理发送模块;用于接收无线收发射频模块发送的预设信道的信号,处理得数字信号,并反馈至DMR数字信号处理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外部输入按键输入的信息,并显示在液晶显示屏上。语音接收转换模块,用于接收DMR数字信号处理接收模块发送的数字信号,并将其转换为语音信号,由扬声器输出;4G通信模块,通过4G通信天线与4G基站通信,且与SIM卡基座相连接;还与MCU相连接;壳体,各模块和SIM卡基座均设置在壳体内。
进一步地,该WiFi模块、MCU、4G通信模块、语音接收转换模块、DMR数字信号处理发送模块、DMR数字信号处理接收模块和语音接收转换模块均与电源管理模块相连接,电源管理模块还与锂电池相连接。
进一步地,该外部输入按键均设置在壳体上,包括一个确认键,两个选择键,上下左右四个方向键,一个拨号键,一个挂断键以及12个数字符号输入键。
进一步地,该在壳体上设置有音量控制键,音量控制键与MCU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可以实现全网通、多频段移动通信对讲。2.设计了WiFi模块,使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在4G网络和WiFi自由切换,保持最优的通信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应急通信的多模手持终端的原理框图;
其中:1.壳体,2锂电池,3.SIM卡基座,4.4G通信天线,5.外部输入按键,6.液晶显示屏,7.WiFi天线,8.MIC,9.扬声器,10.发射按键,11.音量控制键,12.信道调节旋钮,13.电源管理模块,14.4G通信模块,15.WiFi模块,16.MIC音输入转换模块,17.DMR数字信号处理发送模块,18.MCU,19.DMR数字信号处理接收模块,20.语音接收转换模块,21.无线收发射频模块,22.无线收发天线,23.外部键盘输入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西安终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西安吾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西安终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西安吾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142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套筒式无托槽隐形矫正器的内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童车电池保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