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铸造用混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14256.0 | 申请日: | 2020-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13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曹雪寒 | 申请(专利权)人: | 牡丹江市北方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5/04 | 分类号: | B22C5/04;B22C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70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造 用混砂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铸造用混砂装置,包括混砂框,所述混砂框的外表面套设有固定环,所述混砂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进料管,所述密封盖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且第一轴承位于进料管的左侧,所述密封盖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减速器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混砂框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搅拌箱,所述搅拌箱的左侧面开设有相对称的通口,所述搅拌箱的内顶壁和搅拌箱的内底壁均固定镶嵌有第二轴承。该一种铸造用混砂装置,达到对砂充分搅拌的效果,防止达不到均匀混砂效果的问题,有效的解决了混砂不均匀,达不到均匀混砂的效果以及严重降低了混砂效率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铸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铸造用混砂装置。
背景技术
铸造是人类掌握比较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铸造是将液体金属浇铸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造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被铸物质多为原为固态但加热至液态的金属,而铸模的材料可以是砂、金属甚至陶瓷,因应不同要求,使用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在铸造时,最为重要的就是混砂,现有的混砂装置在使用时还存在一定的弊端,混砂不均匀,达不到均匀混砂的效果,严重降低了混砂效率,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提供了一种铸造用混砂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旨在解决上述存在混砂不均匀,达不到均匀混砂的效果以及严重降低了混砂效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铸造用混砂装置,包括混砂框,所述混砂框的外表面套设有固定环,所述混砂框的顶端和固定环的上表面共同固定安装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进料管,所述密封盖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且第一轴承位于进料管的左侧,所述密封盖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减速器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混砂框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搅拌箱,所述搅拌箱的左侧面开设有相对称的通口,所述搅拌箱的内顶壁和搅拌箱的内底壁均固定镶嵌有第二轴承,所述搅拌箱的内部设有螺旋输送轴,所述螺旋输送轴的顶端和螺旋输送轴的底端均与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混砂框的内部设有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且第一皮带轮位于搅拌箱的上方。
所述螺旋输送轴的顶端与第一皮带轮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混砂框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凹板,每个所述凹板的上表面均开设有漏料口,所述承重板的上表面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承重板的底面固定连通有阀管,所述混砂框的内底壁固定镶嵌有第三轴承,所述搅拌杆的底端依次贯穿第一轴承、第二皮带轮和连接孔并与第三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混砂框的外表面开设有排料口,所述混砂框的外表面设有堵塞,所述堵塞的右端延伸至排料口的内部,且堵塞与排料口的内圈相接触。
所述混砂框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且支撑腿的数量至少为三个。
所述堵塞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外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所述混砂框的正面固定镶嵌有观察窗,且观察窗呈矩形状,所述混砂框的内底壁放置有导流圆盘,且导流圆盘与搅拌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密封盖的上方设有广口罩,所述广口罩的底端与进料管的进料端固定连通,所述承重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斜板,所述斜板的左侧面与混砂框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密封盖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与电机的外表面相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牡丹江市北方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牡丹江市北方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142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器人焊接用定位工装
- 下一篇:一种耐磨硬质合金涂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