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及其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15022.8 | 申请日: | 2020-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386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刘苗红;刘媛;杨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媛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F1/14;G06K9/00;G06K17/00;G07F7/06 |
代理公司: | 太原达引擎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20 | 代理人: | 朱世婷 |
地址: | 030000 山西省太***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垃圾 分类 回收 装置 及其 控制系统 | ||
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及其控制系统,属于垃圾回收技术领域,解决了垃圾分类回收程度低造成资源浪费等技术问题。解决方案为: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包括底座以及设在底座顶面的塑料瓶收集箱、废纸类反应室、废塑料反应室、废电池收集箱、厨余颗粒收纳室、废油回收收纳室和玻璃瓶收集箱,废纸类反应室和废塑料反应室上方设有信息显示屏,垃圾分类回收装置顶部设有太阳能发电板;控制系统包括人脸识别装置、信息采集模块、单片机、信息显示屏、执行模块、电池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和远程监控终端。本实用新型通过接收、粉碎、压缩、称重计价,自动支付等功能,可以实现各类不同可回收垃圾的有效回收,实现循环利用、变废为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虽然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却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在这之中垃圾就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现在城市之中垃圾的总量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为了更方便的做好垃圾的回收和处理,现在都提倡垃圾分类。
现有的垃圾回收只是通过简单的分类垃圾桶进行回收,不具备压缩粉碎功能,其分类回收效率低,且市民分类垃圾的积极性不高,很难做到垃圾有效的分类回收,造成垃圾处理难度大以及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及其控制系统,解决了目前普通垃圾分类回收柜回收程度低,形成不了有偿回收、垃圾分类政策难于落实、造成资源浪费和管理费用成本过高等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其中:包括底座以及从左往右依次设在底座顶面的塑料瓶收集箱、废纸类反应室、废塑料反应室、废电池收集箱、厨余颗粒收纳室、废油回收收纳室和玻璃瓶收集箱,所述废纸类反应室和废塑料反应室上方设有信息显示屏,所述垃圾分类回收装置顶部设有太阳能发电板;
所述塑料瓶收集箱前侧壁上部设有塑料瓶投递口、后侧壁设有塑料瓶回收门;所述废纸类反应室前侧壁上部设有废纸类投递口、后侧壁设有废纸类回收门;所述废塑料反应室前侧壁上部设有废塑料投递口、后侧壁设有废塑料回收门;所述废电池收集箱前侧壁上部设有废电池投递口、后侧壁设有废电池回收门;所述厨余颗粒收纳室前侧壁上部设有实箱投递口、前侧壁下部设有空箱取出口、后侧壁设有箱体回收门;所述废油回收收纳室前侧壁上部设有实壶投递口、前侧壁下部设有空壶取出口、后侧壁设有壶体回收门;所述玻璃瓶收集箱前侧壁上部设有玻璃瓶投递口、后侧壁设有玻璃瓶回收门;
所述塑料瓶投递口、废纸类投递口、废塑料投递口、废电池投递口、实箱投递口、空箱取出口、实壶投递口、空壶取出口和玻璃瓶投递口处均设有保护门;所述废电池投递口内设有计数器;
所述废纸类反应室和废塑料反应室中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粉碎装置、压缩装置和存储腔,所述粉碎装置设在所述废纸类反应室和废塑料反应室的投递口内侧;
所述厨余颗粒收纳室内腔上部设有实箱存放区,所述厨余颗粒收纳室内腔下部设有空箱存放区,所述实箱存放区顶部设有实箱传输装置,所述空箱存放区底面后侧与空箱取出口相对应位置处设有电动推杆Ⅰ;所述实箱存放区与实箱投递口连通,所述空箱存放区与空箱取出口连通;所述实箱投递口内侧下方设有电子称重磅Ⅰ;所述实箱存放区中存放实箱,所述空箱存放区中设有若干空箱;
所述废油回收收纳室内腔上部设有实壶存放区,所述废油回收收纳室内腔下部设有空壶存放区,所述实壶存放区顶部设有实壶传输装置,所述空壶存放区底面后侧与空壶取出口相对应位置处设有电动推杆Ⅱ;所述实壶存放区与实壶投递口连通,所述空壶存放区与空壶取出口连通;所述实壶投递口内侧下方设有电子称重磅Ⅱ;所述实壶存放区中存放实壶,所述空壶存放区中设有若干空壶。
进一步,所述实箱传输装置包括前后方向设置于厨余颗粒收纳室内腔顶部的轨道、设于轨道上且沿轨道往复运动的的实箱抓手和实箱抓手驱动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媛,未经刘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150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童车电池保护器
- 下一篇:一种一模两用型5G系统P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