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重症临床单元组合吊塔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15190.7 | 申请日: | 2020-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833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杨培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培双 |
主分类号: | A61B50/28 | 分类号: | A61B50/28;A61G12/00;A61L2/22 |
代理公司: | 衡水铭启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44 | 代理人: | 辛文斌 |
地址: | 4000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症 临床 单元 组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症临床单元组合吊塔,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插接有承重柱,所述承重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内部开设有卡槽,所述支撑杆的一侧卡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设置有卡块,所述连接杆的底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设置有通水管,所述通水管的一侧设置有雾化喷头,所述连接板的一侧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柜门。该重症临床单元组合吊塔,通过卡槽和卡块的设置,可以将连接板部分通过卡槽与卡块在支撑杆上进行移动,使医护人员在使用该装置时更方便,通过转轴的设置,可以使连接板任意转动,提高了使用者对装置的使用自由度,使医护人员在使用时更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症临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重症临床单元组合吊塔。
背景技术
医用吊塔是现代医院手术室和重症监护室不可少的医疗设备,一般安装有不同的固件和附件,以满足不同的功能和需求。
现有的重症临床吊塔大都直接安装在手术室内的天顶上,不方便移动且装卸麻烦,无法满足室外手术时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重症临床单元组合吊塔,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重症临床单元组合吊塔,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插接有承重柱,所述承重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内部开设有卡槽,所述支撑杆的一侧卡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设置有卡块,所述连接杆的底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连接板。
可选的,所述连接板的顶部设置有通水管,所述通水管的一侧设置有雾化喷头。
可选的,所述连接板的一侧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柜门,所述连接板的中部设置有置物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操作台。
可选的,所述箱体一侧的中部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承重柱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
可选的,所述箱体的正面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箱门,所述箱体的一侧开设有通风网。
可选的,所述箱体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箱体的底部活动连接有万向轮。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重症临床单元组合吊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重症临床单元组合吊塔,通过卡槽和卡块的设置,可以将连接板部分通过卡槽与卡块在支撑杆上进行移动,使医护人员在使用该装置时更方便,通过转轴的设置,可以使连接板任意转动,提高了使用者对装置的使用自由度,使医护人员在使用时更方便,通过通水管和雾化喷头的设置,可以将所需消毒器具放入该层连接板内,向通水管内注入消毒液经过雾化喷头对器具进行消毒,通过螺栓与螺纹孔的设置,可以调节承重柱的高度,从而使该装置的高度可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通过把手和万向轮的设置,可以在对该装置移动时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重症临床单元组合吊塔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承重柱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板剖面示意图。
图中:1、箱体;2、承重柱;3、支撑杆;4、卡槽;5、连接杆;6、卡块;7、转轴;8、连接板;9、通水管;10、雾化喷头;11、柜门;12、置物板;13、操作台;14、螺栓;15、螺纹孔;16、箱门;17、通风网;18、把手;19、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培双,未经杨培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151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去除静电性能的手机金属外壳抛光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产后的止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