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铜排端子及应用所述铜排端子的铜排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15420.X | 申请日: | 2020-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25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鞠万金;石杰烽;汪普良;王伟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京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0 | 分类号: | H01R4/30;H01R31/06;H01R1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李艳霞 |
地址: | 51811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子 应用 述铜排 结构 | ||
1.一种铜排端子,用于固定在绝缘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排端子包括主体部、第一弯折部及第二弯折部;
所述第一弯折部固定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一端,所述第一弯折部用于卡接所述绝缘座的开槽;其中,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绝缘座的所述开槽之间设有粘胶件,所述粘胶件用于将所述第一弯折部固定于所述绝缘座的所述开槽中;及
所述第二弯折部固定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弯折部相对所述第一弯折部设置,所述第二弯折部上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用于卡接所述绝缘座的第一止位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排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还开设有一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用以与第一电子元件的第二固定孔相对接,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及所述第二固定孔,从而锁紧在所述第一固定孔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排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还设置有第一延伸部及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及所述第二延伸部与所述第一弯折部的连接处分别形成有倒角。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铜排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的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二弯折部的方向垂直延伸一端形成所述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另一端向靠近所述第二弯折部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与所述第一弯折部之间呈钝角关系。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铜排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及所述第二延伸部分别设有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用以固定第二电子元件的导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排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第一弯折部形成第一折弯内角,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第二弯折部形成第二折弯内角,所述第一折弯内角及所述第二折弯内角的折弯半径大于或等于所述铜排端子的板材厚度。
7.一种铜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排结构包括绝缘座及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铜排端子,所述绝缘座至少设置有开槽及第一止位部,所述开槽用于卡接所述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止位部用于卡接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定位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铜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座设置有第一阻挡部及第二阻挡部,所述第一阻挡部形成有大致横向延伸的第一阻挡壁,所述第二阻挡部形成有第二阻挡壁及第三阻挡壁,所述第二阻挡壁与所述第三阻挡壁连接,且大致呈L形延伸,所述第一阻挡壁与所述第三阻挡壁相对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阻挡壁、第二阻挡壁及所述第三阻挡壁形成所述开槽,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一阻挡壁及所述第三阻挡壁接触,以对所述第一弯折部在第一方向进行限位,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二阻挡壁接触,以对所述第一弯折部在第二方向进行限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铜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座上还设置有第二止位部、第三止位部及第四止位部,所述第二止位部、第一止位部及第三止位部分别与所述第四止位部垂直连接,所述第一止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止位部及所述第三止位部之间,所述定位槽将所述第二弯折部分隔成第一定位部及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及所述第二定位部远离所述第一弯折部的一侧与所述第四止位部接触,以对所述第二弯折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进行限位。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铜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远离所述第二定位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止位部接触,所述第一止位部与所述定位槽互相卡接,所述第二定位部远离所述第一定位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止位部接触,以对所述第二弯折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进行限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京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京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1542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程造价用的测量尺
- 下一篇:一种智慧旅游OTA实战演练系统